:::

  第102期(2021.07發行)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溝通最大的麻煩往往在於,堅信自己的認知,自認為對的、好的,也要強迫推銷給別人,這樣的溝通模式,會成為別人的災難。
  因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最重要,不容許被批評否定。一旦受到批評否定,自然會找理由證明自己是對的,並把犯錯的責任推給別人。所有的人際關係都在不斷變動當中,每一次溝通,都會在關係上得分或失分。人際關係會變差,往往是我們不自覺的「習慣去否定別人」,造成關係一再失分。
.........
  還要留意,成功的溝通不在於「你講了什麼?」而是在於「對方聽到什麼?」你要孩子去做功課,孩子總是不理會;或者,你要另一半更愛你,但總是遭對方忽視,這究竟是誰該負責任?好的溝通,不是「我說了算」,而是「對方聽到的內容」才是關鍵。如果我講得很清楚,對方聽得很模糊,那麼這就是一次不清不楚的溝通,責任在我,我應該換個方式讓對方聽明白。倘若你的關心叮嚀,在別人聽來全是囉嗦叨念,那就是囉嗦叨念無疑。
.......
  另外一點,就是「物以類聚」,我們會喜歡與自己作風相像的人,討厭與自己觀念不同的人。一一盤點你的朋友,不難發現感情越好的知交,彼此共通點越多。男女婚前看到的都是兩人的共同點,所以歡天喜地步入結婚禮堂,婚後卻只看到兩人的歧異點,感情怎麼能不生變?任何感情的由濃轉淡,幾乎都是如此。
  此外,「觀點或意見表達沒有得到呼應就會堅持己見」,相處時能呼應對方,關係自然拉近,沒有呼應,關係就疏遠;最糟的是,不但不呼應,還否定對方的感受,這也是最常引發人際衝突的導火線。如果不能理解「不呼應別人,別人就會堅持己見」,恐怕一輩子都要與人衝突不斷。

(點文字內容看全文PDF)

(前略)
  有一個小兒洗腎中心的研究,染疫病人獨自一個房間,只有醫護照顧。之後對全院的病患及醫護進行檢驗,結果發現每個人表面都沒有症狀,但是檢驗後有40%的醫護人員抗體陽轉,23%的小朋友抗體陽轉;沒有症狀,代表接受到的病毒量很少,只足夠刺激抗體反應,可是不會生病,足見新冠病毒的預防必須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一定的距離,從生活中落實防疫,做好每一個人該做的。
........
  英國一個生物銀行,十餘年前曾蒐集三十八萬多筆資料,內容除了個人的生物指標之外,還包含生活模式。新冠肺炎流行後交叉比對發現,其中有數百人染疫重症住院,與其他輕症或不需要住院的無症狀者相比,原來十年前的疾病史,如糖尿病、高血壓、失智、憂鬱症、慢性肺病等及生理年齡(並非年紀),就決定了感染新冠肺炎的預後為何。疫情當頭,為長久之計,我們要讓自己健康起來,拉開與重症的距離。
  我們可利用生物指標來評估健康程度,例如「發炎指數」,目前已知很多疾病或癌症是因為身體長期慢性發炎而導致的;或是檢測端粒長短,它是生理年齡的指標,壓力、負面思考、不健康的生活模式都會使人有較短的端粒;或是否有腸胃道疾病等,這些都跟免疫、代謝功能及老化息息相關。
  其中腸道菌,又稱人類的另一組基因,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阿茲海默症等有關,尤其與神經發育與退化相關。腸道菌負責分解養分,調節免疫系統,需要維持其多樣性;要餵養出好菌可多吃如全穀類、糙米、燕麥、豆類──黃豆、大豆和各種有色的蔬水果。
  因此,要提高免疫力,就要注意營養補充,亦即「You are what you eat」,除了基本飲食要均衡外,特別注意補充有助抗發炎的膳食纖維、維他命、礦物質,也要避免甜食,還要有適度運動,心靈層面要注意有處理壓力的能力、有信仰,維持良好人際關係,有好的睡眠品質等等。
  維他命D也很重要。曾有一個對小孩的研究,被實驗者一半補充維他命D,一半沒有,發現有補充維他命D的孩子冬天上呼吸道受感染較少。還要注意的是,營養素必須均衡才會有效,當你發現體內缺某個營養素,很可能是營養素不夠均衡,缺少很多相互作用的營養素,因此日常飲食不僅要注意營養攝取,還要保持足夠均衡。

(點文字內容看全文PDF)

  疫情急轉狂飆,習慣負向思考的人壓力肯定劇增,壓力反射回彈多半會宣洩在「家」這個方寸之地,那些無辜伴陪的合夥人身上。
  「親人」二字表面的解釋叫做「親」近的人,但生活上往往也是界線最易被「侵」犯的人,成為情緒的出口。
  我們宜超前部署,設下有如攔截點的「心靈驛站」。
  如果自覺情緒已經起了波動變化,「毛」起來了,第一攔截點可以設在屋外。我建議坐公車或者捷運的上班族,可提早一、二站下車,慢步走回,一路調節情緒。比如我有一處無人的秘密基地,習慣開車到此便停了下來,看看夕陽或深呼吸一下再回家。即使沒有疫情,這種情緒轉換也很必要,至少可先解壓三五成。
  回家後要設第二攔截點,可以是:頂樓,但不要跳舞、唱歌、抽菸、烤肉等等,擾人清夢。搬把椅子,看看星空,很不錯喲;或是陽台,推開紗窗便是另外一番天地;或者浴室,放好水,關上燈,點上燭,加精油,躺下來,快試試,不賴的。
  它們像哆啦A夢的任意門,有情緒時走進去,緩下來後再出來,你可以想像它們是情緒的降溫風雪樓,能使烈焰怒火降溫一下。
  緊縮防堵的防疫措施,可能慢慢帶來經濟壓力、生活壓力,煩惱不斷交纏,很容易誘發有心理問題潛質的人,浮出水面,釋放情緒炸彈!如是自己,宜記得時時釋壓,別壓抑。如是他人,謹記「讓不爭,退一步海濶天空」。我建議無傷大雅就「聽」唄,如若想「說」,也請帶著笑,精準一句就行了。那不僅代表你做人處事的修養與雅量,同時也可避開不必要「爭贏不會更好,反讓自己煩心」的無聊事。不是嗎?

(點文字內容看全文PDF)

(前略)
  美國作家葛登在功成名就時一點也不快樂,在心理醫生指導下,他拿著四張「心理處方」來到童年最喜歡去的海邊。
  早上9:00,打開第一張紙條,寫著「仔細聆聽」。坐在礁石上的他,聆聽海浪拍打的聲音,聆聽海鷗展翅的聲音,他也聽進生命內裡的聲音,他寫作多年,一心渴盼登上排行榜,卻忘了問自己人生真正要什麼?
  正午12:00,打開第二張紙條,寫著「設法回顧」。葛登此時淚流滿面,想起疼愛他的父母,關愛他的手足,以及長年支持他的愛妻,他羞愧不已,因為多年來,他的人生只有自己,根本不在意旁人的存在。
  下午3:00,打開第三張紙條,寫著「檢討動機」。更大的醒悟出現,原來他的動機純粹為了自我,就是希望書大賣,進賬越多越好。
  葛登發覺自己長年爭名奪利,因動機不良而得不到真心快樂,他決定修正腳步,把寫作方向轉向關懷更多的人群。
  下午6:00,葛登打開最後一張,寫著:「把憂愁寫在沙灘上」。於是葛登走到沙灘上,拿著樹枝把所有的不滿、恐懼、憤怒、憂慮寫著、寫著……,當他寫下所有的負面情緒,準備打道回府時,回頭一望,漲潮的海水早已把所有的憂愁沖刷無影了。
  葛登的故事一直是我人生的指標,長年來,我用這四張紙條的內容反省,有時發現自己陷入葛登式的迷茫,有時掉入葛登式的亢奮,最終明白──唯有腳踏實地,走向內心的自己,才能覓得真心快樂。

(點文字內容看全文PDF)

  我常自問,在教學現場應當如何看待犯錯的學生?能不能更寬和?看見就算學生犯錯時仍然有閃閃發亮的地方?
  當學生做錯某件事時,我希望自己第一時間可以先覺察自己的內在,是否因為學生的回應而受到衝擊?如果內在受到影響,先不要急著回應學生,而是專注心神回應自己的內在,靜靜的、緩慢的深呼吸,讓情緒安穩下來,關心自己就好。
  情緒就是感受,它是每個人內在的一部分,是很自然的存在。一個人遇到壓力或困難,自然會出現負面情緒,這原本就是人類為了生存所發展出來的一種機制或本能。
  刻意去壓抑或漠視情緒反應,反而更容易讓自己和身體失去連結,也會讓負面情緒對個人內在的影響更深遠,也會更不健康。否認負面情緒的存在,自然也會對師生關係的互動產生不好的影響。
  透過問話,讓學生看見自己的負面情緒,老師也表達了對學生情緒的接納,這時負面情緒就可以比較明朗,也就是經由語言文字的表達,其效力或影響就會自然的減少了。同時,也幫助學生和他的內在或身體更靠近了一些。
........
  當我願意好好聆聽時,自然就能更靠近他的內心。
  學生需要的,會不會只是有個人能理解他、看見他?甚至告訴他,發生在他身上的事,並不是他的錯?

(點文字內容看全文PDF)

2021照亮心靈講座──變局與契機

時間:110年8月4日(三)下午2:30-4:30(八月研議改線上請洽詢)
講題:好好說話,溝通好幸福
講師:賴佩霞(中華好好說話學會創辦人)

時間:110年8月18日(三)晚上7:00-9:00(八月研議改線上請洽詢)
講題:合成快樂~一生不可錯過的幸福感
講師:吳娟瑜(國際演說家、作家)

時間:110年8月25日(三)晚上7:00-9:00(八月研議改線上請洽詢)
講題:吃營養食物 享瘦健康
講師:洪泰雄(臺灣大學營養學教授)

時間:110年9月8日(三)晚上7:00-9:00
講題:金剛經的全贏之道
講師:鄭振煌(中華維鬘學會名譽理事長)

時間:110年9月15日(三)晚上7:00-9:00
講題:選擇與承擔─浪漫教養的世代對談
講師:李偉文(牙醫師、作家);李欣澄(作家)

時間:110年9月29日(三)晚上7:00-9:00
講題:微霞與桑榆─面對老的勇氣
講師:陳亮恭(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時間:110年10月6日(三)晚上7:00-9:00
講題:你想活出怎樣的小鎮
講師:何培鈞(小鎮文創負責人)

時間:110年10月13日(三)晚上7:00-9:00
講題:從「整理」談自省、親密連結與放下
講師:何安蒔(心希望空間整理顧問協會理事)

時間:110年10月27日(三)晚上7:00-9:00
講題:你快樂所以你成功─新時代的壓力調適
講師:馬大元(身心科醫師、作家)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臺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號)
洽詢:02-25017722泰山文化基金會http://www.taisun.org.tw

【參加辦法】因應疫情變化,請隨時留意基金會官網講座訊息
.須事先上網報名,憑序號入場,會後依序號參加抽獎。入場請配合場館防疫措施。
.視疫情需要將改為線上講座,請事先報名以利訊息通知,將以E-mail或簡訊傳送觀看連結,請務必確認填寫正確。
.由人間衛視錄影於結束後排播,現場發問或上台與講師互動,敬請知悉將會播出,參加聽眾可多利用書面發言。
.持基金會學習護照於北區講座現場核章,集滿7場可兌換好禮

●生命教育教師研習

本研習邀請在生命教育、教學創新、結合薩提爾模式的班級經營等面向,有心得及成果的教師分享理念及實務經驗,歡迎一起來切磋成長。

【線上研習場次一】
時間:110年8月20日(五)9:00-12:00(8:30起上線報到)
講題:親師生的身心安頓~當變化來敲門
講師:錢永鎮(生命教育學科中心委員)、馮珍芝(曉明女中生命教育教師)
說明:採線上研習方式,請事先下載Google Meet軟體
   
【線上研習場次二】
時間:110年8月24日(二)9:00-16:00(8:30起上線報到)
講題: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打造高層次情緒力
講師:溫美玉(溫老師備課Party創辦人)、魏瑛娟(溫老師備課Party管理員)
說明:先下載Google Meet軟體;務請自備五卡板。

費用/對象:免費,歡迎國中小及高中教師報名。

(點文字看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