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PDF檔案下載
如果有個人,也許是父母親,也許是某個老師,更可能的是他自己,伸出手來,把那個跌倒的孩子抱起來,幫他拍掉身上的泥土,用魔法變出一隻更新更棒的糖葫蘆遞在孩子的手上,跟他說,「親愛的孩子,沒事了,一切都過去了,我們繼續玩吧!」然後他才能跟那個滿身傷痕的自己說再見。也許,就能變成一個更好、更幸福的人。 我們在偏鄉做的很多事,對我來說就是我人生的解藥,如《小王子》裡面提到的:因為你放了這麼多時間在你的玫瑰上面,它對你才會如此意義非凡!佛家說:「眾生是菩薩的道場,離開了眾生就沒有菩薩」,換一個說法:「學生是老師的道場,離開了學生就沒有老師」,意思是一樣的。 聖嚴師父說過:「要保護自己的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別人的孩子帶好。在你把別人的孩子帶好的過程中,你就治療了你自己。」整個治療過程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這一代的孩子變好了,他的家庭也才能變好,他的下一代才會幸福,因為他會用我們對待他的方式去對待他的孩子。所以才會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需要長久時間才能看到成效的,從現在帶的孩子開始改變,直到下一代,我們這個社會才會變好。 假如人是靠愛與回憶過日子,我覺得這幾年自己有如倒吃甘蔗、活得精采!(點文字看全文PDF)
有一次,孩子的音樂老師說好欣賞女兒,欣賞她的從容不迫、穩重和她的優雅氣質,在團體裡,她的各項行為表現的比同學成熟,她的能力也比同年齡的孩子強多了。原來在別人的眼中,我們以為的女兒的缺點竟然是優點。 原來是我們的標準錯了,我們應該放手,接受孩子與我們的不同。所以,我跟太太向孩子道歉,為我們多年來的急躁、不了解與自以為是,讓她委屈了。 現在看起來,無論做人做事上,她都比我們優雅、自信多了,甚至是更深思熟慮,我們卻一直以為自己這樣子叫做積極。自以為是的父母太多了,總是以為自己是大人、有經驗、自己很成功,從來都看不到自己的問題,一直想用自己的方式、節奏,去教導、要求小孩,硬是要把自己的經驗和個性套在孩子的身上。 親子關係裡面最悲哀的狀況就是不了解!不了解孩子的優點,不了解孩子的能力、節奏、想法等等。不管是哪一種的不了解,都是一種悲哀,因為父母生他養他,生活在一起那麼長的時間,竟然連自己的孩子都不了解。 父母是不是能夠看得更清楚孩子的特質?是不是能夠給他更大的空間?只要方向沒有錯誤,為什麼我們連孩子走路的快慢節奏,都要用自己的標準來管理? 所以說,放手是父母的聰明,尊重是一種智慧。(點文字看全文PDF)
「道」字組成有四部份:八一自辶。「八」是陰陽分離,一陰一陽之謂道,「一」是不一不異,就是不二!正是吾(無)道一貫之,也是道不可道的無為道! 你可曾看見「道」字的中心,有「自」嗎?原來,道「中」本有「自」己。可見,「道」就是「中」道,「道」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中」道。所謂知「道」,就是學會「中」道,也就是開始認清和親近「自」己,特別是自己在天地萬物的中心位子,永不禪讓,也永不退位。孔子說:「道不弘人,人能弘道。」(點文字看全文PDF)
童年為玩樂而活,長大一點為學習及課業而活,當大人了,為成家立業而活,可是心中還是會不時自問:「我為何而活?」這時順理成章探索生命哲學,問自己:活著是為什麼?存在主義哲學告訴我們:每個人要培養真誠、決斷、忠實、創造力及責任感等自律的人格特質,讓自己做個自由人、抉擇人及負責人,這是「活著」的意義與目的。宋朝讀書人張載主張:「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另一種「活著」的意義與目的。我們可以選擇很淺地活著,也可以選擇很深地活著。 現在學生再問我:「人為什麼活?」我可能會回答:「人會為自己的無限可能而活」;「人會為完成自己而活」;「人會為完成理想與使命而活」;「人會為愛而活」;「人會為覺悟成佛而活」;「人會為天主而活」……這些說法代表「人為什麼活?」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可能因人而異,依著生命的深淺,答案的說法就會不同。我會鼓勵每個人每隔一段時間,就好好思考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一直到人臨終時,還是會出現,但只要一直思考它,答案會越來越清晰。(點文字看全文PDF)
睡眠衛生又稱良好睡眠習慣,第一步,不要做影響睡眠的事。睡前三小時不要做太刺激身心的活動,比如激烈運動、看刺激的影視節目、喝太多咖啡、茶或抽太多菸,甚至吃太多水果或喝太多水等等。早上起床後不要補眠,中午不要睡午覺,以免晚上又睡不著。 接著,要做促進睡眠的事。很多人在睡前會做些習慣動作,比如泡澡、做柔軟操、喝點牛奶、看點書或者吃點宵夜,這些動作如果能夠帶來身心放鬆,都有助於睡眠。有人習慣睡前喝點小酒,須注意,長期喝酒助眠可能導致睡眠型態紊亂,得不償失。晨運、白天曬點太陽,都能幫助睡眠。 至於噪音與光線,當然要儘量排除,但失眠的人常會嫌鄰居的狗吵、外面車聲太大,很多時候其實是自己本身睡不好。(點文字看全文PDF)
讀書會帶來什麼好處呢?最少會帶給你以下幾件事情:獲得基本知識、改變氣質、獲得學位、習得專業、比較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 所以我總是勸學生要多讀書!並且把書讀好! 我個人一向深信讀書是有用的。我之所以會如此認定,並非只因為我本身是有多年任教經驗的大學教授。即使有一天,我改行去賣排骨麵,我相信自己讀過的書、學過的知識,仍能讓我獲益良多。 數學可以幫我管理帳目,化學可以幫我慎選食材,物理可以幫我控制油炸排骨的條件,國文可以助我設計新穎的菜單名稱。讀書真的很有用,端視你會不會用! 因此我想提醒年輕學生,不要為不想讀書找藉口,請堅信讀書絕對有用!你要堅信它確實有用,才能義無反顧地拚命唸書,才能在考前做最周延的準備,最終真能考出讓自己喜出望外的好成績!(點文字看全文PDF)
良好的睡眠,可以分為早睡和睡眠品質兩方面。人體最佳的造血時段是上半夜,因此運動後早睡(十點以前)是必要的。早睡也是良好睡眠品質的最重要因素。長期早睡,可避免身體透支和肝火上升,較不會作夢和淺眠,睡眠品質會比較好。 相對的,晚睡的人,因為晚睡形成的肝火,會影響睡眠品質,易出現多夢和淺眠的現象。 從這個概念衍生,夜間運動就有很大的問題。一方面白天能量已經消耗殆盡,這時的能量可能都是透支而來的肝火;另一方面,運動會使人變得亢奮,運動後好幾小時才能入睡,自然是無法早睡,氣血也就補不回來。 假如身體已透支到連亢奮的能量都沒有了,也會很容易入睡。那是氣血已經接近枯竭的現象,這時還想靠運動健身,可能並不是理想的健康方式。所以夜間運動,就像那種只交貨不收款的公司,只是不斷的傷害身體。(點文字看全文PDF)
「核心素養」將是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實踐展望,亦即所謂的「knowledge × experience × power of judgment」。國內核心素養的研究者蔡清田教授如此界定:「素養的學習並非靜態的、單向性的接收,更重要的是『透過力行實踐』的學以致用,換言之,它是『做中學/學中做』的靈活運用、整全表現與反思辯證。」 而讓孩子生活在「菜市場、廚房和書房」的多向空間,並不一定需要財力和學歷多高的父母,只要大人有心也願意起而行,每逢周末撥出一點時間,陪伴孩子從這些實體場域「做中學/學中做」,就能夠讓孩子將知識、技能、態度與「生活情境」緊密結合,當年我的母親既無文化資本也無經濟資本,不識字的她,卻啟發了我對菜市場的體驗與想像。 但願未來的菜市場或超市,不再只看到婆婆和媽媽,也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在父母的帶領下,當個小小的挑夫,長期在菜市場見習那融合了科普、自然生態、四季變化、數學運用、社會人文察覺、文化表達等內涵,並深刻覺知平凡生活裡的穩定秩序與幸福感。(點文字看全文PDF)
四~七月活動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