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PDF檔案下載
人家都叫我「陳爸」,從我第一次對別人的孩子說:「只要有陳爸在,你就不會再餓肚子!」就一頭栽進照顧弱勢孩子的行動,養起別人的孩子,插手他們的人生,把這些孩子從社會邊緣拉回來,健康快樂地長大,這是我人生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偏鄉教育潛伏問題多 我本來在台北做生意很賺錢,但每天早出晚歸,跟家人關係愈來愈疏離,因此決定回故鄉台東知本,一邊讀書準備考書記官,一邊照顧孩子。沒想到,書記官考了五年都沒
昨天搭捷運出門,一位年輕媽媽,帶著一個六、七歲的男孩,在我身邊談話。說是談話其實不是,是孩子不斷問媽媽問題,媽媽不斷地給答案。 ●有問必答滿足不了孩子 男孩問媽媽:「窗戶為什麼看不見外面?」 媽媽回答:「窗戶塗成黑色的呀!」
被學務處強制前來晤談的某生,經過四次敷衍、抗拒、言不由衷的談話後,突然在第五次的談話時間裡,向我做了詳盡的自我坦露: 「老師,我的律師上次開庭後告訴我:『你的案子因證據確鑿,所以一定會判刑,目前能努力的目標是,經由你的悔過表現──在學校爭取表現機會,主動去社區服務,再提出你的升學(深造)計劃,讓法官考量你的前途,給你緩刑機會,只有緩刑才是對你最有利的,所以你要以實際的表現來為自己爭取!』所以,
唐朝的「貞觀之治」是個太平盛世,「貞觀」一辭出自《易經.繫辭傳》:「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意思就是,我們的觀點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所處的時空,這才是正確的觀點。 ●以正確的觀點看生命 麥可.喬登是美國職籃史上非常傑出的球員,他在退休時的記者會上非常自信的說:「我的籃球打得這麼好,是因為我一生所努力的是,把許多事情放在正確的觀點,使人看到生命的真義!」這就是「貞觀」的意涵!可見,凡是有傑
幾位朋友在一起聊天,閒聊中談起載送小孩上學的事情,每個人的狀況不大一樣,當然心得也不大相同。 ●上學是否接送利弊互見 甲君堅持不載孩子上學,他說他一向要求孩子獨立,希望孩子能夠處理自己上學的事務,家裡離國小也近,後來就讀國中、高中,都是孩子自己設定鬧鐘,自己起床上學,孩子也沒抱怨,因為這一切早就說清楚了,所以他的孩子長大後也一直很獨立,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快樂、幸福人人都想要,但現實生活上卻有眾多不快樂、不幸福的人。 幸福、快樂,其實是老天賦與人的基本權利,為什麼在我們日漸長大後,逐漸變淡變小甚至消失了?它跑到那裡去了?我們得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凡事計較,不幸的開始 人,剛生下來的時候,天真無邪,不會比較,不會執著,不會患得患失,只要食、衣、住得到基本滿足,即有無窮的快樂,幸福當然就在其中,幸福的附加條件就是健康,沒有健康一切免談。
讀聖經創世記亞當、夏娃受試探那一段,多數人看到的是,亞當夏娃在善惡樹前,蛇如何詭詐地與人對話,但我的思緒常停駐在接下去上帝的反應,轉從親子互動的角度去思考這件事。 若將亞當、夏娃與耶和華上帝的關係比喻為父親與兒女,當這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犯錯後,父親明明曉得,卻未生氣、破口責罵他們,而是溫柔地呼喚他們,輕聲問說:「你們在哪裡?」我把自己想成是亞當,聽到這話的感受是,這位父親充滿了愛,還給了下台階,
現代人的煩惱、壓力很多,人也比較容易疲累,往往以為過了就好了,殊不知它會影響人體機能的運作。比如煩惱上來時,有人會覺得肌肉緊繃,胸口悶悶的,有人會心跳加速,緊張焦慮,有的人則是肚子不舒服,每個人的反應都不一樣,千萬不要小看它,日積月累下來會衍生出一堆毛病。 ●壓力煩惱傷心又傷身 人在接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壓力時會產生反應,比如遇到猛獸,當下情緒緊張或害怕,身體反應會進入要打或逃,甚至是
活動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