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世代的教養觀【泰山身心成長之友電子報815】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泰山文化基金會 泰山身心成長學苑∼以正向信念,帶來美好人生

多元世代的教養觀

文/張艾如 (心理治療所院長、臨床心理師)
(本文摘錄自《泰山真愛家庭雜誌》第97期)

後附12/10(六)上午9:00張艾如老師線上演講資訊)

  從小被處處限制「這樣不行,那樣不可以」,綁手綁腳長大的大人,一旦成為父母,是否會繼續用這一套傳統的教養方式,堅持自己認為的「應該」而抹煞孩子的與眾不同?還是可以跟上現代腳步,隨著學習與成長,代之以引導孩子善用及重用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風格?這是現代父母必須自覺之處。

教養觀念正在改變中

  許多父母在孩子提出質疑時,常感到面子掛不住、氣得跺腳,斥責孩子態度差、不尊重長輩、自以為是,用權威來鎮壓他。但是被問到孩子說了什麼?說的有沒有道理?卻是一臉茫然,因為他們聽不懂或根本沒在聽孩子講話。多可惜啊!孩子想發表自己的高見,你可能是全世界他第一個想分享的人,千萬別因面子問題,而錯失了這份榮幸。

  試想,大人聽不懂孩子的「胡思亂想」,或許只是舊世代舊腦袋無法理解新世代的新思維,但價值觀會改變,認不認同是一回事,「願聞其詳」的謙虛態度和身教才是重點。虛心傾聽孩子,他們會用新時代的思維,為大人觀念上的「三寸金蓮」鬆綁。

  即使你已擁有專業知識也不等於懂得全世界,越是擁有自己的專業領域的父母,越是要謙虛,因為你走過的人生之路,未必適合孩子,更不能強迫孩子為你完成當年的未竟心願。現代父母若能提供親子間安心交流的平台,雙方情感才得以拉近,知識庫才有機會更新、與時俱進!

  我們需理解孩子的莽撞之舉並非惡意或故意,不要輕易的對號入座而發脾氣,才能給予更大的包容、接納與耐心教導。例如,教他們學習觀察他人的反應,必要時修正原本太直率的說法或態度;學會解釋,而不是消極認為「算了,反正說不清」,而錯失澄清的機會。下次感受到身邊哪個孩子非常與眾不同或難以理解時,請先停下來、用心感受一下,一起成為孩子的貴人吧!  

☆★☆★     ☆★☆★     ☆★☆★     ☆★☆★     ☆★☆★     ☆★☆★

2022下半年北區「品德與教養」親職講座

時間:111年1210日(六)上午9:00~11:00
講題:以愛灌溉出孩子的自信與自律
講師:張艾如(心理治療所院長、臨床心理師)

承辦:新北市永平國小

【活動需知】

※請事先於泰山文化基金會官網報名(www.taisun.org.tw)。
※GoogleMeet會議聯結將公告於承辦學校及泰山文化基金會官網。
※事先報名僅供主辦單位掌握參與人數,若您報名後無法登入,敬請耐心等候或稍後再試 。
※參與之公務人員可核予研習時數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