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回首頁
搜尋
繁體版
簡體版
網站導覽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但不影響網頁內容陳述,如開啟JavaScript,可得到視覺與特效的最佳瀏覽,
列印功能:請按下ctrl + P開啟列印視窗,或由工具列中選擇列印功能,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IE7或Firefoxc或Chrome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跳到主要內容區
:::
搜尋
繁體版
簡體版
回首頁
網站導覽
Toggle navigation
關於本會
認識我們
泰山身心成長學苑
出版品
大事記
公開資訊
訊息公告
最新訊息
活動總覽
泰山真愛家庭雜誌
影音專區
電子報
徵文欣賞
敬師徵文
家長教養妙招
生命鬥士說故事學生心得
《實在ㄟ堅持》讀後心得
:::
給泰山身心成長之友:《泰山真愛家庭》112年10月號出刊了!
邁入高齡社會重要的議題,是面對老的準備。本期〈微霞與桑榆─面對老的勇氣〉一文中,關渡醫院陳亮恭院長提醒大家,人人都會老,當生理老化、角色發生轉變,容易產生個人生命價值失落,甚至失去生活的動力;但「老」的關鍵存乎一心,要在心態上去除老態,努力鍛錬身體,積極參與社會,貢獻經驗,追求「成功老化、健康老化、活躍老化」;有疾病好好就醫,當「復原」不再理所當然,以控制疾病、減輕症狀、重視生活品質為要務,勇敢邁向「無齡」老後的人生。
歐美國家重視生命尊嚴,不強迫為生命末期的人實施插管灌食,陽明交大附醫陳秀丹醫師在本期〈讓摯愛選擇最後的優雅〉文中呼籲,人生無常,把握當下,生命是為了享受人生而繼續,拒絕無效的醫療,讓病患在生命的末期不受苦,適時放手才是真愛。
臨床心理師張榮斌在〈給孩子長出自我的空間〉文中提醒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若不能放手讓孩子學習做決定,他的「自我」很難養成;家長陪伴而不干預,讓孩子滿足欲望、判斷對錯、有犯錯的空間,從錯誤中學習,在過程中長出自我。
擔心孩子網路上癮嗎?諮商心理師陳志恆在本期〈正向聚焦,改變網路上癮〉文中闡述,當一個人的正向行為被看見,進而受到讚許,類似的行為會被強化而重複出現;家長看到孩子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可強化想改變的意願,當他感受到被肯定、相信自己有能力,漸能減少上網,斬斷糾纏。
培養穩定的情緒,是父母送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親職講師第五德嘉在本期〈做個情緒穩定的父母〉文中提醒家長,孩子的成長,需要身心靈健康平衡的環境,父母不能忽冷忽熱,當一個讓孩子可以安心、可預測的家長,孩子有了安全感,將來就能成為社會穩定的力量。
植物開花結果依著自然的時序,孩子身心的發展也須耐心等候;本期〈化忍受為享受的家庭關係〉文中,諮商心理師吳珍為父母打氣,當你身心俱疲時,對自己說:「我需要的是喘息,不是放棄!」親愛的爸媽辛苦了,先照顧好自己,才能檢視調整與配偶、孩子之間的狀態,重整旗鼓,在愛的目標中前行。
本期還有胡展誥〈聽懂情緒背後的聲音〉闡述情緒被聽懂,才能打開心門的關鍵;宋怡慧〈用閱讀走進彼此的心〉揭示文字可以療癒、閱讀可以跨越世代隔閡;曾端貞〈從衝突中學會好好表達〉提醒讀者將衝突視為訓練EQ及表達的最佳時機。
本季刊一、四、七、十月出刊,請上網閱讀或到圖書館索取,敬請加入泰山之友社群(
https://reurl.cc/4pV932
),電子雜誌即時閱覽;歡迎助印本刊,傳播真善美的理念,郵政劃撥帳號:15039974,戶名:財團法人泰山文化基金會。精彩內容,歡迎閱覽!
本期精彩內容有
:
(←點擊連結閱覽,也有電子版可下載喔!)
●微霞與桑榆
──陳亮恭(關渡醫院院長)
●讓摯愛選擇最後的優雅──陳秀丹(陽明交大附醫主治醫師)
●給孩子長出自我的空間
──
張榮斌(臨床心理師)
●正向聚焦,改變網路上癮──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做個情緒穩定的父母
──
第五德嘉(親職教育專業講師)
●化忍受為享受的家庭關係──吳珍(諮商心理師)
●聽懂情緒背後的聲音──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用閱讀走進彼此的心─宋怡慧(高中教師暨圖書館主任)
●從衝突中學會好好表達──曾端真(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