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回首頁
搜尋
繁體版
簡體版
網站導覽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但不影響網頁內容陳述,如開啟JavaScript,可得到視覺與特效的最佳瀏覽,
列印功能:請按下ctrl + P開啟列印視窗,或由工具列中選擇列印功能,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IE7或Firefoxc或Chrome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跳到主要內容區
:::
搜尋
繁體版
簡體版
回首頁
網站導覽
Toggle navigation
關於本會
認識我們
泰山身心成長學苑
出版品
大事記
公開資訊
訊息公告
最新訊息
活動總覽
泰山真愛家庭雜誌
影音專區
電子報
徵文欣賞
敬師徵文
家長教養妙招
生命鬥士說故事學生心得
《實在ㄟ堅持》讀後心得
:::
親子互動的撇步
有的父母在聽了專家的建言後,知道要肯定孩子,製造讓孩子有「成就感」的機會,可是自己的內在卻是焦慮的、不信賴、不欣賞孩子的;人的感覺是很敏銳,孩子豈會不知道父母對自己真正的看法,他怎會自我肯定呢?所以,根本之道是從心性上修養自己,氣質、價值觀是要經長期的熏習才能內化的。
人的氣質、信念、行為模式除是先天心性外,後天形成的部份其實很多是在很早的孩童時期就一點一滴的被種入我們的心田,但我們却要用一輩子去探究它。認識自己是一生都在做的事。
本書由慈濟文化傳播志業基金會與泰山文化基金會共同策劃,集結了親職講座八位學者專家:魏渭堂、陳蔡榮美、錢永鎮、馬信行、何進財、周美德、譚德玉、林覺隆等的演講精華,學者提供了許多教養上親身的實例,來闡釋學理觀念,在親子間的互動、對孩子的引導方式及其背後的目標,都有詳細的剖析,可貴的是,每位學者都流露出對自己的反省與思考,可以看出父母在與孩子的互動中,自己能有覺察,保持清明理性是多麼重要。他們的體會與驗證,非常實際,是為人父母者很好的指引。
【目錄】
八位達人心法一次收錄
與青春對話 魏渭堂
大環境在變,孩子的身心發展也在持續改變!爸爸媽媽們,你和孩子的相處模式還是一成不變嗎?
歡喜作優質父母──生命教育Go!Go!Go! 陳蔡榮美
以「和顏、愛語、讚美」的態度面對他人,便能讓自己與他人愉快地互動;當然,也能與孩子及家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成為優質父母。這便是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陪孩子認真過每一天 錢永鎮
每一天,都可以看作是一場人生的小縮影;要擁有富理想,高品質的幸福人生,就要從認真過好每一天開始。
管教子女的絕招──行為改變技術 馬信行
孩子是自動或被動,其實都是由父母塑造出來的。在行為改變技術裡,父母可以利用「增強物」、「剝奪」等方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習慣。
愛是多一點了解 何進財
愛孩子,就是要了解孩子的優點在哪裡,他的需求是什麼、擅長什麼;如果多留意,就能幫助他往好的方向發展。
給孩子適當的關懷與陪伴 周美德
父母對孩子的想法及認定會形成他的內在價值;若自幼內心受到創傷,長大以後,外在的那些成就,並無法修復內心的傷口。
如何培養孩子的競爭力 譚德玉
成功,就是將簡單的事重複做、持續做,做到變成習慣為止;父母還要把時間規劃放在重要的事物上,尤其是自己及孩子的心智成長上,才能讓孩子卓越。
如何培養孩子的品格與界限 林覺隆
自從我成為父親以後,常覺得孩子在觀察我們的一舉一動;孩子會成為怎樣的人,其關鍵就在父母的榜樣與行為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