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大學組【引領篇】
進入醫院牙科部實習之後,我們一致尊稱帶領我們的主治醫師為「老師」。在醫院跟在課堂的氛圍相差甚大,我們一個個戒慎恐懼,面對「人的身體」的工作,總讓我們兢兢業業。
某日,診間來了一位身心障礙的小朋友,整個診間如臨大敵,我被指派進入特別診療室幫忙,當診的老師連哄帶騙地將小朋友請上診療椅後,一旁的護士與我相互使了眼色,一個固定頭部,一個壓制軀幹以防小朋友亂動。
老師依舊不疾不徐地拿起麻醉針,又是一陣迷幻音樂般的輕聲細語不斷鼓勵這個小病人表現很好很棒。老師緊接著拿起可列入眾生恐懼之物前幾名的磨牙機,「來,消防車的聲音喔,有水水沒關係,我們都會幫你吸掉,很棒喔……」。
過程中,我感覺小孩的身體或許因為害怕的原因掙扎著,甚至有時會出其不意的大聲哭鬧。但不管小朋友是否能夠聽懂,我看著老師依舊不停地給小朋友正向能量,一邊變換著手邊的器具,並隨時注意小朋友的身體狀況。豆粒般大的汗珠不停地從老師頸後落下,一旁小朋友的母親也默默地緊握孩子雙手,或許她,所希望的只是一切順利結束而已。
整個療程在筋疲力盡的小孩打呼聲中劃下了句點。「也不知道為什麼老天會給我這樣的孩子。」母親在抱起沉睡的孩子時淡淡地說。這時在一旁已濕透了醫師服的老師輕聲地安慰著:「這些孩子都是上天無法照顧的,需要你們的幫忙才行,所以要加油喔!」。
離去的時候,小朋友的母親不停向我們道謝。也許剛才的一切對於老師來說已習以為常,忙碌的過程中也無法對我表示些什麼,但是這其中的道理和疑惑,或許老師已用她的表現對我做了最好的身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