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展篇】陽明山上,詩選課/林錦醇(社會組)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社會組【開展篇】

陽明山上,詩選課

文/林錦醇(新竹市)

 

  學習,是條漫漫長路。幸運的是,在這條學習的道上,我遇見許多好老師。這些老師,形貌與性情各異,教學風格各有千秋,或慈或嚴,或儒雅或瀟灑,不盡相同。唯,他們的諄諄教誨,都深深影響著我日後的待人處事。

  記憶中最特別的一堂課,是大學時期的詩選老師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時節帶我們走出教室,上陽明山去讀詩填詞。在偌大的天地間,吟詩謳歌。與古人神遊,遂成了青春生命中絕美的樂章,那堂課從此深烙心底。

  多年以後,我更發現,那堂看似偶發奇想的課,已在無形中啟發了我。我因此明白──學習,無所不在,「教室」可以在課堂之外。以至於,當我有機會為孩子們引導閱讀與寫作時,我自然而然地,帶著他們上街看熙來攘往的熱鬧,逛菜市場實地感受市場裡濃郁的生活氣味,與眾家攤商招攬生意吆喝絕活;帶他們到公園嬉戲尋寶、觀察椿象和花樹的關係,散步到校園畫梅、賞梅,風雅一番;更在春雨綿綿的向晚,一起靜坐石階上聽雨,細數春天的百花;且不忘,在新月彎彎的夜色中,聆聽夏日的蟲鳴……。

  甚至,我們開拔到荷塘賞荷,為的是想感受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想像詩人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那份癡心,和〈滿月下〉如何折一張闊些的荷葉,包一片月光回家……。孩子的靈性與生俱來,天地大美和日常的百般滋味,也就順順當當交融匯流進他們的心底。

  韓愈的〈師說〉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誠然至理。而我更以為,一個好老師,就是孩子的生命導師。他們的一言一行,看似不經意,卻往往寓意深遠。這是我從詩選老師陽明山上那堂課裡,漸次悟出的真諦,而且依循的道路。我想,這也是我向老師致敬與感恩的最好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