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展篇】在文學路上向您致敬/黃瓊緻(社會組)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社會組【開展篇】

在文學路上向您致敬

文/黃瓊緻(台北市)

 

  人的一生,往往因為老師的啟發而有了理想,進而實踐。我之走上文學評論的研究,與大學時期教授「中國新文學史」的李老師有關。

  老師敎「中國文學史」時,其思想與教學不但新穎且啟發我們做學術研究的興趣,我便想於下學年修老師開的「中國新文學史」,憚於作業的艱深,決定偷偷混進去旁聽。孰知第一堂課老師就發現我沒選修,但他只問我:「妳每一節課都來嗎?」我很肯定地點頭,從此成了那門課唯一不用交作業的學生。

  上課的教室是老師籌畫的現代文學研究室,除了大門,三面牆壁都綴滿現代文學書籍,那全是老師自費蒐集而來,自第一天起,我就感動於老師對現代文學的熱情。

  用心參與的結果,我對現代文學有了基礎的認識,並學會做研究的基本態度與方法。之後,老師希望舉辦一場小型的網路文學研討會,在那個網路未普及的年代(1998年)實是很獨到的識見,未料同學們指派木訥的我當主持人,老師竟也同意了,使我在網路文學與口才訓練都有收穫。

  期末時,老師邀請我們去參觀他在臺北的書房,當同學們紛紛低頭抄寫他唸出的地址時,我因旁聽身分而不知所措,老師應是理解我的心情,接著就對我說:「妳當領隊!」瞬間化解我的不安,也給了我參與的喜悅。

  老師給予我的恩惠與包容,至今難忘,我將他在書房說的話整理成四條摘要,貼在案頭,時時砥礪自己。一、學問不是浮的;二、利用現實來完成自己的理想;三、不要以困難為懶惰的藉口;四、別人比你更苦。大學畢業時因家境清寒放棄研究所而投入教職,十年後,我在忙碌的教學生活中從事夢寐以求的學術研究,完成碩士學位,老師的金玉良言功不可沒。

  松濤澎湃,百花川日夜奔流,老師仍在為台灣文學奮鬥,期盼我也能繼續文學評論,在學術的道路上向他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