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文化基金會 泰山身心成長學苑~以正向信念,帶來美好人生
給泰山身心成長之友:恭賀新喜!《泰山真愛家庭》109年元月號出刊了!
親愛的泰山之友:
又到了「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時節,《泰山真愛家庭》元月號出刊了,在此祝大家在愛裡迎向無限的可能!
家人間真摯的愛有神奇的力量,能在最需要的時候,及時拉人一把。本期雜誌陳尚綾教授〈真愛療癒自我與家人〉文中,一個自知不久於世的父親,事先錄下日常與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以及給子女的叮嚀與鼓勵,當孩子未來面對可能的失意與挫折時,自己的愛能夠穿越時空給予勇氣;另一個例子是,一個經歷無數次面試、屢遭挫敗的女孩,一次臨入考場之際突然怯場,因著電話那頭父親溫情的一句話:「沒問題爸爸養妳,太辛苦,就回家吧!」她重新燃起信心,這次發揮出實力順利過關。愛的魔法故事一直在發生,可以給人力量,不輕言放棄。
為孩子創造舞台,可以找回孩子的學習自信。李枝桃校長〈有自信表現更出色〉文中指出,每個孩子擁有不同的多元智能,有些孩子因為課業成績差,沒自信,可以在鼓勵適性揚才的技藝班裡找到學習動機,這群孩子有的罹患罕見疾病、有的厭學、拒學,或瀕臨中綴,都在操作裡找回學習的熱情與成就,肯定自我,老師、家長都很欣慰。
當負面情緒來臨,一般往往藉由轉移注意力來逃避感受,有些未了的情緒,不去處理,會成為情緒的地雷。志工督導李宗燁在〈看見愛一直都在〉一文指出,沒有被覺察的未了情緒,會在當事人心中成為某種情緒的地雷,當類似的情境勾動情緒,反應可能太激烈,造成在關係中的傷害。情緒釋放的歷程,首先必須先意識到出現障礙,覺察真正的心結,平靜地說出釋放句,感受情緒的變化,學習面對與釋放,疏通凍結的能量,也是跟自己連結的歷程。
另外,戀愛關係中,非理性的信念會破壞原本的甜蜜,導致關係破裂。鄭玄藏〈理性的愛與期待〉用案例剖析理性的愛的界線;倪美英老師〈待人請留餘地〉提醒說話要看場合,「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許姿妙中醫師〈言語刺激,傷心又傷身〉提醒父母避免對孩子不恰當的言語,可能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甚至導致疾病,是始料未及的。還有吳清忠〈生氣的傷害摸得到〉、簡世明〈別怕孩子受委屈〉等精彩好文。
本季刊一、四、七、十月出刊,請上網閱讀或到圖書館索取;歡迎助印,郵政劃撥帳號:15039974,戶名:財團法人泰山文化基金會。
本期精彩內容有:
●真愛療癒自我及家人——陳尚綾(大學教授、諮商心理師)
●生氣的傷害摸得到──吳清忠(中醫經絡研究者)
●別怕孩子受委屈——簡世明(國小教師)
●言語刺激,傷心又傷身──許姿妙(中醫師、華德福學校創辦人)
●待人請留餘地——倪美英(專業講師)
●理性的愛與期待──鄭玄藏(大學講師)
●有自信,表現更出色──李枝桃(教育工作者)
●看見愛一直都在──李宗燁(志工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