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文化基金會 泰山身心成長學苑~以正向信念,帶來美好人生
快樂學習請你當推手
文/曾明騰(國中教師)
(本文出自《泰山真愛家庭》第82期)
小玉米是我姐的大兒子,目前國小四年級,小麥是弟弟,國小二年級,他們從小便跟著父母去圖書館看書,一待就是一個下午,培養出閱讀的好習慣,看完書一家人再去大草皮跑步或打球。
小玉米喜歡數學,如果遇到不會的題目他會問爸媽,再不會就來問我,由我來解題並引導他去思考題目的邏輯架構,而弟弟的數學當然由他來教,我再從旁引導他如何教得更好、更貼近弟弟能接受的邏輯架構,所以他不只要會算、會寫,更要會「教」!因此,小玉米從小沒補過數學,卻能打掛一大群猛補數學的孩子們。
他今年參加2016年WMI世界數學邀請賽台灣選拔賽,在國小四年級組中勇奪金牌,未來可能會代表台灣出國參賽,主辦單位針對入選的孩子們安排培訓課程,聽他說,一起參加受訓的孩子們大部分都從小補數學,我真的覺得好可惜。
●引導孩子愛學習從家庭做起
我很喜歡看武俠小說,超愛其中的一句話:「真正的高手,無招勝有招!」
有一次,我發現小玉米在教到一個段落後,還會自己出題目來考弟弟,而且自己安排達標的獎勵品…,這一切是他自己透過思考所形塑的教學策略。
各位家長,當你放手後,你才會發現你的孩子能飛得更高!但前提是,你必須先引導孩子熱愛學習、享受學習,讓孩子們擁有一個學習的好胃口,而這些好東西都是在家庭裡發生,不會在補習班裡發生!
很多家長問:「為什麼?」
很簡單,因為補教業者知道家長將孩子送來補習,就是想在短時間內能提升程度、追求高分,而想獲得好成績最快的方法,就是透過不斷訓練與解題來加強孩子們對題目的熟悉度,而不是去理解題目的邏輯架構,這樣叫做「填鴨」。當初的教改,不都是因為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脫離填鴨教育,而政府也順應民意去進行了一連串教育改革嗎?十多年下來,看來結果是無法盡如人意了!
●過度追求高分造成人格偏差
什麼是「學習」?「學習」是學習運用知識來理解這世界的邏輯,而不是透過訓練單向地去理解世界!
當前的教育改革,也許該從家長和政府教育官員對教育的看法開始,因為大家都太追求快速看到成果,偏偏教育是不能速成的,因為它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與處世觀,當孩子覺得自己只要考高分,無論做錯甚麼事都能被原諒的話,他就會開始目中無人了。所以我們常會在社會新聞中看到一些高級知識分子做出令人難以想像的事,包括恐龍法官的判決。法官是司法正義的象徵,但是如果這個角色只是變成照本宣科、不明就裡、明哲保身的公務思維判決,就太可惜了!
(本文出自《泰山真愛家庭》第82期,觀看當期雜誌由此去→https://reurl.cc/E247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