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祝福新春愉快!【泰山身心成長之友電子報783】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泰山文化基金會 泰山身心成長學苑~以正向信念,帶來美好人生

親愛的泰山身心成長之友:

  新年快樂!新的一年祝福大家健康平安、心想事成,讓我們一起用彈性、自如的心態開創新局!

泰山文化基金會 敬上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

文/胡毓豪(攝影家)

(本文出自《泰山真愛家庭》第74期)

 

  我從事攝影工作數十年,發現攝影之理,通於人生,實在是處處有禪機。

  要把握拍照機會,當然得隨時有「機」,幸好現在連手機都可以拍照,因而機會隨時可掌握,不必擔心無機之苦,然而要成就拍攝事,除「機」之外還要有「人才」。人才是有心之士,他不會視而不見,隨時慧眼靈光具備,能如此必然不必遠行,日常生活週遭,即有大量可攝之物。

●身邊處處都是風景

  人,最大毛病是視覺疲乏,久看生厭,所以不知身邊眾寶齊聚。要打破這種天性,最好是好奇寶寶,對任何人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先決條件有了之後,必須勤修構圖美學,有了這等功夫,更進一步就是打破它的限制。有會看的心,自然眼界提升、擴展。天下沒有什麼不可拍的,只看你要如何拍,拍到人人叫好,大家喜愛。

  我們生活四周,會因我們不關心而認知不足,或是雖有認知,但謬誤連連,以至於提不起興趣。景,因時而異,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的風貌,只因我們懶,沒有徹底的投入,因而產生不出好作品。若你能跟外國友人交換住家,保證雙方都會發現很多可拍之物。為什麼變化會如此大?問題就在於我們的態度。

●不怕犯錯只怕不做

  所以,拍照,捕捉美的畫面最好的方法,就是從身邊做起,功夫練好了,轉移陣地受到新的視覺剌激,將更敏銳,更明白如何取捨鏡頭。看似平凡的東西,也許取景、構圖對了,就變成傳世傑作。練習看光線,熟悉光的強弱、對比、角度、色溫,再用構圖取捨、組織、佈局,自然而然你就提升了。

  只怕不做,不怕屢做屢錯,錯誤是成功的養分,懂得吸取養分,錯越多,未來成就越大。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天道酬勤。想通了,就起而行,收割之前,辛勤工作;看不透、想不開,就繼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