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文化基金會 泰山身心成長學苑~以正向信念,帶來美好人生
改變對方,先改變自己!
文/曲智鑛(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
(後附5/18(三)晚上曲智鑛老師在線上演講資訊)
(本文取自《泰山真愛家庭》雜誌第105期)
電影《相愛相親》的英文片名是《LOVE EDUCATION》,電影透過三位不同年齡段女性的故事,探討關於「愛情的愛」與「親情的愛」兩者間的不一樣,這部電影刺激我思考「愛能教嗎?愛應該怎麼教?」
有次參加一個關於世代溝通的座談,世代之間的確存在差異(變),但當中也有許多不變的,在潛意識中傳遞,藏在我們的價值觀中。
親子關係的衝突存在的常是因為大人經常把孩子當小孩。即使已經成年,但在父母眼中仍然是「孩子」。我想,站在父母的角度是沒錯的,因為不論孩子幾歲,他仍然是我們的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面對父母,常希望管的越少越好,容易處於不耐煩,即使知道這些約束出於善意,但仍然不容易接受。
我常跟孩子說,永遠不要忘記,當你剛出生的時候,當你完全沒有生存能力時,你是怎麼樣活下來的!沒有你的父母親(主要照顧者),你連遊戲的第一關都過不了。
我也常跟家長說,孩子在長大,我們也要與時俱進。想一想自己年輕的時候,和父母親的相處有摩擦時,當時候你內心是什麼樣的感覺,我覺得這樣的感覺和孩子現在心裡的感覺不會差太多。
會存在這樣的差異,其實是雙方缺少從獨立進而互助互賴的能力,也就是「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註)。
雙贏思維心態的重點是,如果孩子們能主動想一想父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擔心或要求,父母能考慮一下自己表達「善意」的態度與方式,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
知彼解己,指的是同理心的傾聽,與用尊重對方的方式讓對方理解你,要能做到這點,雙贏的心態是很重要的。我們常看到父母與孩子相互咆哮、情緒性的溝通、或是冷戰(不願意表達自己),這些都是因為沒有善用「知彼解己」的技巧。
統合綜效談的是在A方案和B方案之外,尋求可能的C方案,要能有這樣的結果,雙方需要同時具備:雙贏的心態、同理的傾聽與自我揭露的能力。
從事輔導工作至今,我很少懷疑親子之間的善意,不管問題是那一方先挑起,相信一開始多半是無意的,但在不對的方法下,就算有關心和善意,也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結果。如果是這樣,何不主動積極(註)的先改變自己呢?
註:《與成功有約》書中提出七個習慣:主動積極、以始為終、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
☆★☆★ ☆★☆★ ☆★☆★ ☆★☆★ ☆★☆★ ☆★☆★
2022上半年北區「生涯導航」親職講座
時間:111年05月18日(三)晚上7:00~9:00
講題:生涯選擇與自我突破
講師:曲智鑛(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
承辦:新北市汐止國中
2022上半年北區「品德與教養」親職講座
時間:111年05月26日(四)晚上7:00~9:00
講題:學習與孩子一起面對挫折
講師:羅志仲(教育工作者)
承辦:新北市鶯歌國中
【活動需知】
※請事先於泰山文化基金會官網報名(www.taisun.org.tw)。
※Google Meet會議聯結將公告於承辦學校及泰山文化基金會官網。
※事先報名僅供主辦單位掌握參與人數,若您報名後無法登入,敬請耐心等候;參加聽眾可多利用書面發問 。
※參與之公務人員可核予研習時數2小時。
☆★☆★☆★ ☆★☆★☆★ ☆★☆★☆★ ☆★☆★☆★
【中區】智慧生活系列講座
時間:111年5月21日(六)下午2:00-4:00
講題:知足人生與我的養生
講師:舒國治(作家、美食家)
※本場採線上google meet線上辦理,會議連結將於活動前公告。
時間:111年6月18日(六)下午2:00-4:00
講題:關於高齡:如何為自己與父母做好準備
講師:陳乃菁(神經內科醫師)
地點:彰化縣員林講堂(彰化縣員林市永裕街2號)(如疫情嚴峻將改線上辦理)
免費活動,須事先上網報名htpp://www.taisun.org.tw,會議連結將於活動前傳送。
註:1、公務人員及教師可認證2小時終身學習時數。
2、參與方式如有變動,以泰山文化基金會官網公告為準
合辦:泰山文化基金會02-25017722;佛光山員林講堂04-8320648
協辦: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彰化縣永靖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