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回首頁
搜尋
繁體版
簡體版
網站導覽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但不影響網頁內容陳述,如開啟JavaScript,可得到視覺與特效的最佳瀏覽,
列印功能:請按下ctrl + P開啟列印視窗,或由工具列中選擇列印功能,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IE7或Firefoxc或Chrome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跳到主要內容區
:::
搜尋
繁體版
簡體版
回首頁
網站導覽
Toggle navigation
關於本會
認識我們
泰山身心成長學苑
出版品
大事記
公開資訊
訊息公告
最新訊息
活動總覽
泰山真愛家庭雜誌
影音專區
電子報
徵文欣賞
敬師徵文
家長教養妙招
生命鬥士說故事學生心得
《實在ㄟ堅持》讀後心得
:::
給泰山身心成長之友:《泰山真愛家庭》111年七月號歡迎上線閱覽!
泰山文化基金會
泰山身心成長學苑~以正向信念,帶來美好人生
親愛的泰山之友:
希望孩子比較有自信,凡事不畏畏縮縮,不妨每天撥出一個時段好好凝視你的孩子;諮商心理師許皓宜在本期〈愛是用心凝視,適時放手〉一文中提醒父母,十二歲前的孩子可塑性強,宜盡早培養對世界的信任感,日後遇到任何挫折,都不會輕言放棄;關鍵在於放手讓處於「口腔期」的寶寶在大人的照顧下盡情地用咬的來探索世界,這個階段,若父母看管太過,處處限制保護,常導致自信心缺乏,無法建立信任感;已經錯過了嬰兒期也別氣餒,心理學研究指出,可透過「凝視」以眼對眼,類似親子或情侶間的凝視,重建情感交流與信任感的基礎。
拍照,是一種斷捨離的功夫,減法的人生也是如此。攝影家胡毓豪在〈攝影也是一種修鍊〉文中分享,攝影是他今生的熱愛,也是多年工作的核心,他認為「十事九敗」不必掛心,回想自己還在用膠卷的那些年,就用了萬餘卷底片,累積拍了超過三十六萬張以上的照片,滿意的佳作,卻少於三十六張,也就是低於萬分之一的成功率,才有今天的自己。心法是「從做中學累積經驗,不怕慢只怕站,心靜能知道之所在」。
名字,是父母給我們的祝福,也是生命的第一個禮物。生命教育講師倪美英老師本期〈送你一朵小紅花〉一文中,分享她在課程中讓學員說自己名字的由來,充滿了父母的愛與期許。她以「送你一朵小紅花……奬勵你有勇氣」送給在疫情下必須隔離或努力過平常日子的你我,勉勵大家一起「關」自在。
國際演說家吳娟瑜在〈親情的理性與感性〉文中,以工作坊中常見的親情習題,提醒大家別在有意無意之間忽略了人我之間的界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與責任,別將所有的責任扛在身上,也別侵犯了別人的界線。尤其親人之間往往因種種複雜的因素,需要金錢、時間、空間的往來或付出時,難以拒絶的一方往往身陷情緒的泥淖中,要衡量自己的底線,勇敢的說出口,懂得善待自己,才能長治久安。
教育是人類進化的根本,包括家庭、學校、社會等環節,然而,中華維鬘學會名譽理事長鄭振煌教授在〈生命教育的起點〉一文中呼籲,對於提升生命的品質來說,胎教是教育的根本,準備生兒育女的夫妻一定要留意,發個好願,生一個能利益國家社會的小菩薩,胎兒的身心百分之百受到母親影響,母親的身心狀況,很大程度決定了孩子這一世的幸福。
本期還有懷抱山林之愛,對環境紀錄負有使命的金鐘導演柯金源〈看見我們的島─拍出山林之愛〉、熱血教師莊越翔〈當好老師的心理建設〉,整理自己在教育界跌撞十多年來,仍然熱血的心得,為當年菜鳥的自己及初入教育界懷抱熱情的新手師們打氣。以及小朋友聽了生命鬥士說故事的心得感言。精彩內容歡迎閱覽。
本季刊一、四、七、十月出刊,請上網閱讀或到圖書館索取,敬請加入泰山之友line@生活圈(@nig8562w)電子雜誌即時閱覽;歡迎助印本刊,傳播真善美的理念,郵政劃撥帳號:15039974,戶名:財團法人泰山文化基金會。
本期精彩內容有:
●愛是用心凝視,適時放手——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攝影也是一種修鍊──胡毓豪(攝影家)
●送你一朵小紅花——倪美英(生命教育講師)
●親情的理性與感性──吳娟瑜(國際演說家、作家)
●看見我們的島~拍出山林之愛──柯金源(國家文藝奬、金鐘奬導演)
●生命教育的起點——鄭振煌(中華維鬘學會名譽理事長)
●當好老師的心理建設──莊越翔(熱血教師、創造力講師)
●生命鬥士說故事心得感言──小朋友得獎作品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