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5期(2019.10發行)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受傷就是對於當下的情境有一種負面的感受,也許是恐懼、悲傷、羞恥、忿恨…等。限於年紀、經驗、心力、涵養之境界,對於這種負面的感覺不願面對或無法承受,或者為了能夠生存下去,勉強自己強硬地忍耐,因此以種種的方式逃避面對,譬如讓自己的感受力變遲鈍,這一逃就又增加了潛意識的內容。
  對於一個凡人,尤其是一個小孩子,他當下逃開,未能全然體驗,當然是常情。但是當下這股負面的能量沒有被消化掉,就累積在心裡面。這股能量是不會去區分過去現在及未來,隨時會引發相對應的境界而顯現出來。如長大後的金錢、工作、婚姻等問題。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受傷是太容易的事。奶餵得慢了、尿布換得慢了、責罵得大聲些、每天少抱幾回……等,可能都會感覺受傷。一感覺受傷就收回光、愛、天真、易感、創造力等本質,一旦如此,父母就會感到不解及痛苦,同時父母也因為自己的照顧不周到而感到罪惡。有了罪惡感就會想要補償。因此小孩子也開始扮演某種「角色」,譬如扮演不乖、不好養的壞小孩招引父母的打罵,或以某種方式來逃避不好的感覺;而父母則可能以溺愛或其它不正確的方式來償罪。
  孩子在這種經年累月不斷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逐漸創造出一重又一重的「假我之殼」,「假我」愈厚當然父母愈痛,甚至反過來處罰小孩,這個處罰又會造成自己的罪惡感及被小孩所憎厭。於是,父母為了償罪,衍生出種種不好的行為模式,使親子之間陷入互相傷害、產生罪惡感,然後以某種「被傷害」和「償罪」的方式惡性循環中。這樣的小孩長大後,因為「假我」太厚,自然迷失了,忘記「真我」是什麼了。

(點文字看全文PDF)

  在人際關係危機中,你是「往內自責」或「往外歸咎」的類型?要不要變成「在傷中更愛自己」的類型?

  有個女孩說,當她因為犯錯而被指責,或是在關係中感受到不被愛時,她會一直想:「為什麼?自己做錯什麼?是不是缺少什麼?是不是做了什麼?是不是自己不好?是不是本來就不被喜歡?」會這樣想的,是「往內自責」的人。
  在我眼裡,當她這樣思前想後,會越來越進入脆弱與自己不好的位置,然後,就會更害怕失去被愛,更沒有安全感。這是一種「情緒糾纏」型的反應。
  另外,還有一種「往外歸咎」的人。這樣的人,遇到被拒絕,遇到別人對他生氣或責怪,遇到親密關係的對方要求分手。他的焦點會是:「為什麼你可以這樣做?」、「你怎麼可以這樣做?」、「我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你一定要知錯並改變」、「你一定是輕視我,我很生氣。」
  而這些指向外面的指責或攻擊的內在聲音,其實包覆著「往內自責」的內裡,只是,他更害怕感受這些脆弱,於是,讓焦點與能量停留在「往外歸咎」的層次,這樣,他不用面對內在的脆弱,那會讓他覺得軟弱無助。為了避免無助崩潰,這樣的人會把焦點停留在「歸咎、指責、憤怒」。
  於是,這樣的人也會掉入「情緒糾纏」反應。因為,當他更憤怒與指責,關係的失落必然性就更高。

(點文字看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