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桌上的分享,從新聞反思生活【泰山身心成長之友電子報846】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泰山文化基金會 泰山身心成長學苑~以正向信念,帶來美好人生

 

餐桌上的分享,從新聞反思生活

文/番紅花 (親職教養作家)
 
後附11/10番紅花老師線上 演講資訊)

  女兒這天的早餐是煎荷包蛋、海苔醬燙青江菜搭配一碗糙米飯,雖然是極簡料理,但正在為學測衝刺的她,這陣子不是在學校、圖書館就是在補習班,外食次數遠遠多於家裡,因此這一碗媽媽味的米飯,就是她黎明即起的小確幸了。女兒也立即品嚐出這顆荷包蛋的別有滋味,雞蛋來自講求動物福利、人道飼養的畜牧場,蛋黃刻意讓它七分完熟、維持鮮嫩滾動的狀態,蛋白則在火候控制得宜下,捲起赤褐色蕾絲邊,酥脆焦香、討喜迷人,再淋上一小圈旅行時自日本帶回來的小豆島橄欖花醬油,這碗飯焉能不讓她吃了喜悅?

  重視「吃」的家庭,對於飲食新聞必然有著相當的敏感度,因此很自然地我就和女兒聊起了這禮拜不受太多人關注、但我頗下功夫研究的已流入烘焙店餐飲業的「液蛋長蛆」新聞。這批沾有雞糞、破殼及蛆蟲的蛋品所混製成的問題液蛋,究竟是冰山一角或只是一粒老鼠屎?我跟孩子們說,莫忘隨著食安記者一路追下去。

  每天和孩子們在餐桌上聊新聞,是從她們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建立起來的生活習慣。孩子與我分享校園種種趣事或鳥事,我則和她們聊聊一兩則當日的重要新聞。別小看這一日一則,累積下來一年也和孩子聊了三百六十五則,等到她們小學畢業,母女之間所熱烈討論過的新聞議題,經過六年後已超過兩千則,是不是很驚人?!

  與其放任孩子在網路上無邊界隨意瀏覽新聞,不能掌握孩子接收到哪些錯誤訊息或價值觀混淆,不如父母親每天固定撥出一、二十分鐘和孩子就新聞議題,彼此交流、互動,更能循進培養孩子的「新聞閱讀素養」。

  只是從浩瀚的新聞海裡,要挑選哪些類型的新聞和孩子共享,何嘗不是考驗父母的智慧。如今多少大人難逃「假新聞」的襲擊,往往跟著大家的Line和臉書轉貼來轉貼去而難覺察新聞的真偽,在這數位時代,父母也要從頭學習:如何選擇中立、客觀的新聞來源。

  來談談與「吃」相關的新聞,這也是孩子最感興趣的。隨著網路資訊的發達,我們的日常生活充滿了各種與飲食相關的新聞報導,有些讀來輕鬆有趣帶著娛樂效果,例如我們看到標題「世大運選手村最受歡迎的台灣美食」,會忍不住好奇點進去瀏覽,看到答案是一天一百公斤的鹹酥雞、九百碗的牛肉麵和五百片的蔥油餅,不禁莞爾一笑,可能還會順手轉貼到親友群組裡;有些黑心食物的報導則帶給我們恐懼與不安,例如二○一七年爆發的全世界雞蛋芬普尼汙染事件,國內也有超過五十萬顆雞蛋被封存銷毀,這新聞強占版面好一段時間,因為全國共被檢驗出四十四個牧場、一百二十四萬隻雞含農藥芬普尼,新聞一出,家有幼兒的家庭無不恐慌。

  女兒問我,那什麼是芬普尼呢?

  我跟孩子一起搜尋農委會的網站,才知曉芬普尼是一種廣效型殺蟲劑,可使用於環境清潔和寵物驅蟲,但食用動物不得使用,對人類來說屬於中等毒性、C級的致癌性,在動物實驗中證實會產生甲狀腺癌,對生態環境的傷害也不斷被提出。和孩子一起關注汙染雞蛋的新聞,絕對不會只知曉「雞蛋」而已,還會連動到化學科學、生物常識、農業等相關領域,我和孩子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成長的。

  一日三餐,每一餐不僅僅是「今天吃什麼」而已,每一餐的背後,都關乎嚴肅的環境、土地、農業、自然生態、商業操作、國際政治角力等議題。因此,一個客觀、透明的網路新聞平台,是我日常極重要的閱讀來源。

  自二○○○年開始發行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和《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同時由專家學者和民間環團組織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十年來我每週固定在這網站汲取多元的環境資訊新聞,消化之後再轉述分享給放學後的兩個孩子。

  例如去年八月份讓我印象深刻的報導與文章,有書摘推薦了生物多樣性之父愛德華.威爾森的著作《半個地球》的白犀牛篇。透過這篇書摘,我和孩子們才知道,曾經是非洲野生動物象徵的黑犀牛,其西部族群已完全滅絕,個體早已杳無蹤跡,連豢養的也沒有,最後致命的一擊,係來自將犀牛角粉做為傳統中醫藥材的中國與越南。犀牛角粉被廣泛用來治療性功能障礙與癌症,而中國人口高達十四億,無異是犀牛天大的災難,每公克犀牛角粉飆至與黃金等價。到一九九二年只剩下三十五頭,一九九七年時,悲劇性只剩下十頭黑犀牛,最後全數遭到獵殺,使黑犀牛在此星球上數百萬年的榮耀演化,終因人類劊子手而畫上了休止符⋯⋯。這篇書摘使我得以注意到這本「輓歌般的優美文字記錄」科普書,進而成為全家人八月書架的搶手物。

  而關注國際新聞更不可少。像是《環境資訊中心》曾轉載「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的報導:〈追蹤福島核災/核食污染破紀錄,官方管理現疏忽〉,為讀者揭露了從福島第一核電廠二十公里內海灣所捕捉的黑鯛身上,測出到目前為止最高劑量的鍶90,鍶90透過食物或飲水進入體內後便不容易排出,會導致骨癌及鄰近組織癌變或白血病。福島核災食物該不該開放進口的爭論始終不歇,在食物跨國流通的現代,這是個不容忽視的民生問題,但主流媒體甚少把力氣投資在這議題,因此像《環境資訊中心》這類獨立的新聞載體更顯存在的必要。

  二、三十年前的小時候,我們是習慣新聞有價的,那時大人會給我們一些銅板,差我們去巷子口的雜貨店買份報紙回家配早餐,銅板所費不多,卻是一家子日常的閱讀來源所在。如今我們打開手機就有太多太多怎麼讀也讀不到盡頭的免費即時新聞,我們寶貴的閱讀時間和視角悄悄地淹沒在無邊際的網路新聞海,然深度、深入的追蹤報導幾希。幸而還有像《環境資訊中心》、《報導者》、《端傳媒》這樣的獨立新聞媒體,致力於國內與國際的公共議題深度調查報導,讓我和孩子觀看生活與世界的角度不限隘於島國的偏仄。《端傳媒》曾讓我讀到了西非漁業下的中國與台灣,《報導者》則讓我讀到了韓國年輕人在看不到前景下獨鍾開炸雞店的社會現象,這是韓星韓流和韓國旅遊新聞背後,另一個觀看韓國的獨特視角。

  如果每天付出一個銅板,即可閱讀到這些重大新聞的深度調查報導,如果每天不願付出一個銅板,而讓這些獨立新聞媒體無以為繼、終而消失在我們的日常閱讀網絡,那最終是我們閱聽者的損失。

  我認為這不是對新聞媒體的贊助或捐款,而是回到我父執輩古典的閱讀年代。好的新聞是值得付費訂閱的,那使我們打開手機時不再處於被動、無意識的滑滑滑,而成為一個視角豐富、不隨波逐流、不被商業宰制的閱聽者。

  你今年訂閱新聞了嗎?何不全家人共同選擇一個獨立新聞媒體,付出訂閱的行動,參與這精采的新聞網路盛世!

☆★☆★     ☆★☆★     ☆★☆★     ☆★☆★     ☆★☆★     ☆★☆★

《北區》2023下半年「品德與教養」線上親職講座

時間:112年1110日(五)晚上7:00~9:00
講題:生活素養–從餐桌通往世界
講師:番紅花(親職教養作家)

時間:112年1117日(五)晚上7:00~9:00
講題:從原子習慣建立的閱讀力
講師:宋怡慧(高中圖書館主任)

承辦:新北市積穗國中、福和國中

《北區》2023下半年「生涯導航」線上親職講座

時間:112年1124日(五)晚上7:00~9:00
講題:每個孩子都被賞識
講師:吳曉樂(教養、文學作家)

承辦:新北市育林國中

《中區》2023下半年「真愛家庭」線上(現場)親職講座

時間:112年1116日(四)晚上7:00~9:00
講題:看見情緒背後的訊息–青少年溝通策略
講師: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時間:112年1202日(六)上午9:00~11:00
講題:孩子  總會如我們想的那樣成長
講師:張榮斌(臨床心理師)

時間:112年1216日(六)上午9:00~11:00 本場為實體講座,無同步線上
講題:用正向聚焦引發孩子的正向轉變
講師: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地點:彰化縣大同國中(員林市大同路一段345號)

承辦:彰化縣彰興國中、僑信國小、大同國中

【活動需知】

※請事先於泰山文化基金會官網報名(www.taisun.org.tw)。

※Google Meet會議聯結將公告於承辦學校及泰山文化基金會官網。

※事先報名僅供主辦單位掌握參與人數,若您報名後無法登入,敬請耐心等候或稍後再試 。

※參與之公務人員可核予研習時數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