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態度,決定教養的高度【泰山身心成長電子報857】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泰山文化基金會 泰山身心成長學苑~以正向信念,帶來美好人生

 

態度,決定教養的高度

主講:曾榮華(大學副教授) 整理:謝蕙蒙

(本文節錄自《泰山真愛家庭》第88期)

  教養孩子需要全方位的關注,畢竟我們的孩子是人,不是機器,所以我們的教養方式不能像對待機器一般,用標準化的作業程序來對待孩子。否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把人拆解成好幾部份去整治,怎麼會有效果呢?教養也是如此,一定要從全人的角度,把自己聽到、學到、想到的教養觀念整合起來,給予孩子全人的教養。

●適材適性避免水土不服

  我曾經帶過一班國小三年級的小朋友,其中有一個孩子人緣超好,一下課,就有很多人爭相找他玩,但他的數學和語文能力很差,連簡單的加減法都不會。這用多元智慧理論來驗證,表示人際關係智能較強,數理語文方面理解力較弱,如果你讓他成為他自己,朝自己擁有的智慧內涵去發展,他可以勝任愉快,如魚得水,也可能變成行業中的佼佼者,在自己的領域中有所成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早已成為過去式,現在各行各業,只要你有本事、有能力,就能成為藍海裡的特別人物。

  在問題層出不窮的親子關係中,我們是不是可以把教養的模式,從工業轉換成農業模式?因工業化太過強調效率,一展開工作就想馬上看到成果,我形容是「有效率沒記憶;有標準沒生命;有科技沒人性。」一個孩子明明是金礦,是煤礦,或是鎢礦,在工業化大量生產下,全部要琢磨成鑽石,如果變不了鑽石,就被當作廢材忽略掉,這樣對社會是十分危險的。應該要當他本質是煤礦時,就讓他好好發揮煤礦的作用,本質是金礦,就發揮金礦的價值,各有各的角色與功能。

  我們觀察農夫種田,必定會針對不同作物去調整田地的水土,絕對不會把種稻的田拿去種玉米;同樣的,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獨立個體,即使是兄弟姊妹也有差異,需調整教養態度,才能營造適合並屬於不同孩子的生長環境,這就是農業模式的教育,會注重「適材適性、差異化」,以免水土不服。

  父母還要會等待,也就是「給環境」,觀察是否該澆水、施肥、除草,讓每個孩子可以在適合的環境中,保有自己的潛質和生長步調慢慢來,而不是今天播種,明天就要收成。最後,還要「給經驗」,讓孩子在體驗各種不同事物中,了解成長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如同在大自然中成長的植物具有較強的生命韌性一般。

●快樂學習原則很簡單

  我對孩子向來採取「順性」教養,一個是數學考二十八分的兒子,另一個是沒有九十分情緒就會爆掉的女兒,成長路上雖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但後來分別考上台中一中和台中女中資優班,我沒有什麼特別的秘訣,完全是靠他們自己。但從小我們就很重視讓孩子都能睡飽、吃好(均衡飲食)、保持情緒穩定,自然產生快樂學習的動力。

  「睡飽、吃好、情緒穩定」看似簡單,其實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如果經常睡不飽、吃不營養、恐懼不安,你無法奢望孩子能夠把其他的事情做好。根據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論,人在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滿足、有安全感之後,才會進一步追求愛、自尊和歸屬感,由此產生社會認同和自我實現的努力動機。

  我們就像田裡的農夫,播種之後,只能耐心觀察、等待,給予合適的生長環境,做孩子的守護者。你的態度和想法,是孩子成長的關鍵,只要你願意開始改變,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孩子的人生也從此不一樣。

(觀看第88期精彩文章由此去→https://reurl.cc/13Gpv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