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新訊息

如何教導孩子成為一個有深度與高度的人才,10/4歡迎您來聽黃登漢老師怎麼說。(2019/10/01發行)

  情緒、品格、智慧是現代人必修的課程,學習與人相處、領導與被領導,是基本專業之外,事業與人生成敗的關鍵,父母不應只重視孩子的學業成績,而忽略真正的生存競爭力,教導孩子成為一個有深度與高度的人才,是父母引導的重點。

More

面對不如意境界,要如何不隨境轉,10/2歡迎到市圖聽鄭振煌教授解析,免費講座,請先報名(2019/09/23發行)

  達摩祖師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二入四行觀」是禪修的心法;人是生命有機體,身心互動,又與世界互動。互動關係到生命品質,而互動決定於覺知生命真相的「理入」,理達後要「行入」,實踐「報怨、隨緣、無所求、稱法」等四行。
  我們苦腦的原因,是面對不如意的境界,要理解,所受的都是果相,過去造作的因,如今成熟為果,受苦時,能生覺照之心,不再隨境轉,當下心即與道相應。

More

心靈花園父母成長讀書會第11期,延至10/22開課(原10/15-12/17順延一週) (2019/09/19發行)

  泰山文化基金會「心靈花園父母成長讀書會」,本期將研讀《守衛你的情緒界線》一書。透過分享《守衛你的情緒界線》幫助為人父母思考為什麼飲食正常完美,健康卻仍狀況百出?為什麼替他人著想,是一種越界?如何有效對抗家人的情緒勒索?為什麼人會記仇、喜歡翻舊帳?當伴侶翻舊帳時,我該怎麼辦?如何幫助自己和孩子對騷擾和霸凌說NO!如何幫助自己和孩子堅守自己的界線不被侵犯且能保有親密關係!期待彼此共讀透過溝通減壓法十招,讓人際關係不再左右為難、疾病不上身!

More

9/18(三)晚上7時,臺大姚建安主治醫師講:一堂關於生死的課─讓愛與被愛都自在,歡迎到臺北市圖聽講(2019/09/06發行)

  今(2019)年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這部亞洲第一部專法,對於拒絕無效醫療、捍衛國人善終權,協助末期病人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為台灣病人自主權利往前邁一大步,讓大眾重視安寧療護,讓愛與被愛都沒有遺憾。
  姚醫師在安寧療癒臨床經驗豐富,他認為病人才是醫者真正的老師!即使是醫師,處在生命奧義的殿堂內,卻永遠還是門外漢;醫師不僅要「醫生」,也要會「顧死」,這是醫師神聖的職業的精神所在。

More

父母內在有自覺、有改變,孩子行為就會不同,9/19歡迎您來聆聽羅志仲老師的分享。(2019/09/02發行)

  教養孩子,是一種自我覺察的過程,不僅幫助孩子,也幫助我們自己成長。善待自己,才能欣賞孩子;先為自己負責,才能讓孩子也為自己負責。孩子很多行為,是大人的應對造成的,當父母內在有自覺、有改變,孩子的行為就會不同。孩子讓我們變得更好,我們則讓孩子看到生命的美好。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