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 每一個人都有生命的「情緒頻率」,它指的是一個人在人際互動、個人獨處或與大自然、大宇宙相容的過程。 「情緒頻率」若能達到和諧、愉悅,那麼,放下、寬恕、慈悲自然而生,而且讓一個人達到柔軟、平衡。若一直在困頓中上下起伏,那麼,苦惱、憎怨、仇恨就會緊追而來了。
荒野大自然是萬物生命的源頭,我們也可以從大自然中獲得源源不絕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接近大自然可以讓我們情緒放鬆,戶外活動對身體健康也有幫助,自然荒野可以更新我們生命的能量,和一種與萬物合一的連結。希望忙碌、不快樂的現代人能夠慢下腳步傾聽內心的渴望與來自大自然的呼喚,讓大自然的生命力內化為面對各種難題的力量。
當我們看周遭的世界時,花就是花,樹就是樹,流水就是流水,陽光就是陽光,可是當某一天,某個時刻,我們能夠與自然萬物共鳴時,就會像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翰繆爾所說的:「讓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
自古中國的文人喜歡拿橘子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懷,其中最有名的,可說是朱自清的〈背影〉筆下父親買的橘子;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橘子』,很少能夠想像出,這樣澄黃、看似單純的外表下,其實有許多的不平凡;作家張曉風老師是一位喜歡從小處出發,衍生出大道理,發現生活中趣味的人,有著對日常生活發生的大小事敏銳的觀察力,透由她的引導,一顆小小的橘子背後有許多的學問,那其他事物呢?歡迎一起來體會這個『不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