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心希望,擔起照顧工作的一方,不論是家屬、機構內的照顧人員,或是每天在多個家庭間奔走的照顧服務員,都可以設身處地為長輩著想,在照顧過程中多耐心聆聽對方的要求,讓老人家在日漸衰老下仍能感受到愛,也感受到尊重。
More「照亮心靈講座」即將展開,總主題「應變調心,迎向新時代」。今年全部場次採線上辦理,參加者需先報名,歡迎大家上泰山文化基金會網站報名。6/15(三)起第一場由台灣周易文化學會創會理事長劉君祖,闡述經典的智慧,在這個變動不安的世局之下,找到安心之道。
More 有次要進行線上直播前,筆電的鏡頭打不開,花了一些時間處理,還是找不出原因。過程中,內在升起一些情緒,頭腦也一直叫我「放棄」,我感覺自己被三面夾攻。
先停了下來,回應內在:藉由觀呼吸,以調節情緒;藉由觀念頭,讓自己不被「放棄」的念頭黏住。而後,再回應外在:打電話向熟悉資訊設備的朋友求助。在他的協助下,找到問題所在,重新開啟鏡頭,直播得以進行。
如何過全新的每一天,且要做到快樂,這其實已經是一種修煉。
譬似呼吸,有的人已經有十多年沒有好好呼吸了(廿一世紀最重要的課題,是呼吸)。須知人心中一逕有事,連綿長的大口氣也好久沒吸過了,永遠緊張的人當然也是。快樂之訣無它,只不過是要常做很簡單卻又最本質的小事。像每晚十一點睡覺;像洗玻璃杯,要不必用洗潔精便能將杯子洗得淨亮無瑕,且絕無怪味(如肥皂味)。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面對父母,常希望管的越少越好,容易處於不耐煩,即使知道這些約束出於善意,但仍然不容易接受。
我常跟孩子說,永遠不要忘記,當你剛出生的時候,當你完全沒有生存能力時,你是怎麼樣活下來的!沒有你的父母親(主要照顧者),你連遊戲的第一關都過不了。
我也常跟家長說,孩子在長大,我們也要與時俱進。想一想自己年輕的時候,和父母親的相處有摩擦時,當時候你內心是什麼樣的感覺,我覺得這樣的感覺和孩子現在心裡的感覺不會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