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子報

正是時候讀《莊子》,練習身心安頓【泰山身心成長之友電子報798】(2022/07/11發行)

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
睡得好,心情好,對身體好的便覺滋味好 
  〈大宗師〉說:「古之真人,其寢不夢。」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的習慣?在跟朋友打招呼時會說:「昨天睡得好嗎?」當我們的時代不少人會這樣互相問候的時候,就可以知道當代睡不好的人為數不少。那怎樣算是睡得好呢。比方說:「太好了啊,我昨天一覺到天亮,起床就睡七、八個小時了。」當然,如果你跟我一樣,看了一些報導,說:「發明電燈以前,人類平均睡眠是十個小時。」那也許你會更高興地說:「哎呀,我今天自然醒來已經睡十個小時啦,而且當中都沒有做夢。」多數人都有做夢的經驗,作夢時通常睡眠品質會比較差。「古之真人,其寢不夢。」真人睡覺時是不會做夢的,為什麼能夠一夜無夢到天明呢?

More

給泰山身心成長之友:《泰山真愛家庭》111年七月號歡迎上線閱覽! (2022/07/06發行)

親愛的泰山之友:
  希望孩子比較有自信,凡事不畏畏縮縮,不妨每天撥出一個時段好好凝視你的孩子;諮商心理師許皓宜在本期〈愛是用心凝視,適時放手〉一文中提醒父母,十二歲前的孩子可塑性強,宜盡早培養對世界的信任感,日後遇到任何挫折,都不會輕言放棄;關鍵在於放手讓處於「口腔期」的寶寶在大人的照顧下盡情地用咬的來探索世界,這個階段,若父母看管太過,處處限制保護,常導致自信心缺乏,無法建立信任感;已經錯過了嬰兒期也別氣餒,心理學研究指出,可透過「凝視」以眼對眼,類似親子或情侶間的凝視,重建情感交流與信任感的基礎。

More

當好老師的心理建設【泰山身心成長之友電子報797】(2022/07/05發行)

還記得當年剛畢業的我,懷抱著教育熱血,想要改變學生,實際上,我的教學技巧與經驗不足,連設計一堂完整的教案都還很遜。那天回到當年第一間兼課的國中演講,結束後,我特別走回了當年的起點,站在空蕩蕩的教室裡,想著當年菜鳥阿翔的遭遇……

More

四大皆空【泰山身心成長之友電子報796】(2022/06/27發行)

  「四大皆空」出自唐代玄奘大師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全部經文只有260個字。佛教寺廟早晚課及各種法會都會誦它,人死了也要靠它超渡,成為中、日、韓、越等漢文化區域最重要的佛經。歷代書法家都會寫《心經》,或楷書,或隸書,或行書,或草書,有如符咒般掛在牆壁上。現代音樂家為它作曲、歌唱,當作流行歌傳唱,成為撫慰人們心靈的良藥。

More

給泰山身心成長之友:泰山照亮心靈線上講座6/15劉君祖講「洗心渡世劫──活學活用易經智慧」。需先報名!(2022/06/14發行)

  《易經》是古典智慧的結晶,微言大義包含人生哲理及未來的趨勢。自古以來就以精準預測,超前佈署而聞名於世。
  台灣周易文化學會創會理事長劉君祖鑽研易經數十年,多次運用易經推估國運及世局,近年更以易經解讀佛典及東方經典智慧,此際特分享其解讀易經、活學活用易經智慧的心得,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安頓身心。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