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報上說你每個月都會帶學長姐去書局買書喔?」
「是啊,怎麼了?每次上課跟你推薦好書,你不是恍神就嫌無聊!」
至明一副窘樣,「那你下次可不可以帶我一起去?」
「嗯。朕只有一個要求,做到了,就帶你下鄉巡遊,如何?」給他出個難題,「你國文段考考個二位數給朕開心開心。」
「哎呀,老師,你幹嘛為難你自己嘛?這比登天還難耶───」
「要不要隨便你!」至明頓時臉色鐵青,陷入深沉思考。
一九九九年中興大學校內的跨年晚會,雖然天空中飄著細雨,氣氛依舊熱鬧。台上的學生社團,不管是熱舞社、康輔社或是吉他社,無不卯足全力演出,重金邀請的藝人更是使盡渾身解數,和台下的同學互動,表演瑞奇馬丁的電動扭臀,或是最夯的搖滾芭樂頌,台中市長也上台發放禮物,並且和歌手合唱溫馨又充滿希望的勵志歌曲,晚會更在五顏六色、轟聲隆隆的煙火秀進入最高潮。
More 終老,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如果沒有提前部署,「人生會後悔的項目」清單將快速增長。這是老年學的研究、研習主要課題之一,只是,它多在學術界裡多是「急死太監」空轉,象牙塔外的「芸芸眾生」,那些初老族、橘色世代、深橘世代卻隱晦「老」現實,畏懼面對「死」話題,直到枯萎。
王陽明說:「人於生死念頭,本從生身命根上帶來,故不易去。若於此處見得破,透得過,此心全體方是流行無礙,方是盡性至命之學。」
「生死觀」一直是人類的大哉問,在不同的年代、族群、文化,它都是「大事」,也是生命倫理學的根本問題。面對老化,可能無奈,我們可以笑笑說「歲月不饒人」,面對死亡,我們可能感到恐懼;但是無論怎樣,生死是我們總要面對的東西。問題是如何面對?
人的身體健康與否、生命品質是否良好?與呼吸能力有絕對關係,而呼吸能力又跟上呼吸道是否暢通息息相關,上呼吸道中的鼻道與咽喉氣道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當鼻道與咽喉氣道狹窄,不僅容易鼻塞過敏、睡覺容易打鼾,甚至會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如果空氣不容易進到身體裡,呼吸將變得急促,身體開始缺氧,不僅人沒有精神,慢性與精神疾病容易出現,也會導致肌肉鬆弛、體態失衡,自律神經也會不平衡。由此可知,上呼吸道一旦出問題,將百病叢生。
有天和女兒在牛肉麵店裡共進晚餐時,她問我:「幾歲可以投票,為什麼小孩不能投票?小孩也會被影響啊!」「我覺得小孩還在學認字看字,生活經驗也還在累積,有很多事情還沒辦法理解,我認為小孩的確還沒有足夠能力判斷耶。」我誠實地說。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