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子報

點燃青春期的生命之火【泰山身心成長之友電子報821】(2023/03/20發行)

14歲的男孩在媽媽的陪同下來談話。出門前,重看了媽媽寫來的訊息,我覺得這個孩子沒什麼問題,其實不需要談話。這似乎也是我與其他孩子談話常有的感覺:孩子沒有問題,是大人覺得孩子有問題。當大人戴著有色眼鏡看孩子,對待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便真的出現問題了,這實在是令人感慨萬千的事。

More

送孩子單飛,別怕!【泰山身心成長之友電子報820】(2023/03/13發行)

小女兒蝴蝶高中畢業前約了幾個同學去小琉球畢業旅行。
「去小琉球要浮潛嗎?」我問。蝴蝶:「不浮潛。」我偷偷鬆了口氣。但是,她接著說:「我們要去深潛!還有划獨木舟。」我問:「安全嗎?深潛喔……」每個媽媽一定都能體會我此刻的心情吧!是不是接下來想說不要去吧!玩別的吧!危險啊!蝴蝶回我:「學校的老師介紹的深潛教練,安全的。」「好吧!有保險了嗎?」我開始教她找保險公司買旅遊險。她開開心心的旅行了五天,帶著滿是歡樂有趣的小島見聞回來跟我分享。

More

給泰山身心成長之友:2023(上)北區及中區線上親職講座即將登場,歡迎參加。(2023/03/03發行)

良好的品德、閱讀習慣與禮貌的教養,即使是昂貴的學校也未必能教得好,但就算是貧微的家庭卻能完成。
自三月二十三日起,泰山文化基金會2023上半年「品德與教養」、「生涯導航」、「真愛家庭」等系列親職講座提供家長線上學習(4/8實體講座)。由謝淑美、倪美英、施秝湘等專家學者分享,歡迎一起來學習,如何用祝福轉化擔心、開啟孩子的亮點及培養閱讀的能力。

More

愛不是要求,而是邀請【泰山身心成長之友電子報819】(2023/02/21發行)

「同理」絕不等同於順從、包容和原諒。如果是想要幫他一把,希望他更好,那就只有同理,才能幫助我們變得更有智慧,更知道如何使力,更彈性的變換姿態。
「同理」,不只是想著「我要給」什麼,而是給「他需要」的。唯有同理,才有可能用巧勁的對症下藥。

More

打開內在模式的盲點【泰山身心成長之友電子報818】(2023/02/10發行)

這種「視而不見」也可能來自「視為當然」的內心模式,當心中有個定見,認為只有一種答案,且重複強化後,就自然成為與外界訊息互動、過濾的唯一標準,因此,一切的發生只選擇與自己認定相合者,或者,將所有如常發生、進行的人、事、物,認定為理當如此,而看不到箇中的獨特性、個別的價值,或者過程中的努力與辛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