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當中的順利和不順利,都會為我們帶來美好的禮物,我自己很順利地唸完大學和碩士學位,在修習博士的過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難,這困難讓自己比較能夠理解博士生的困難,這一點後來幫助我更能夠協助博士生克服他的困難,這些體會是我在經歷困難的時刻無法理解的。了解到生命空白對自己的重要性,可以回頭思索一路走來的歷程,也同時看見自己所輔導的學生所走的歷程。很神奇的發現:「生命的任何事情都有用。」
More人的年齡,可分為實際年齡、外表年齡與心智年齡。心智年齡常會因面對不同的狀況與環境而變化,切換適合當下的心智狀態,可能會因為參加高中同學會,回到青春洋溢的十七歲;也可能會因工作挑戰,瞬間老成以對。元凱因不想面對功課壓力,選擇將心智年齡退化到幼兒狀態來面對,這些都是一種「生存」本能。
More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影響孩子一輩子,有時是當事人完全無法釋懷及不理解,透過自我成長,比較能理解而釋然了;還有的是透過尋求專業協助而寬恕了爸媽當年的過錯。
More我的成長歷程非常獨特,小學五年級才學會認字,國中念特殊教育班,大學考了五次,最後以第三名從警察大學畢業,並成為地方法院的少年保護官。當我自己的孩子有學習障礙,我是如何引導並且陪伴他?
More 我們都認為自己最重要,這種覺得自己最重要的特性,會讓我們主動的維護自我價值,也就是不容許被別人批評或否定。一但我們受到別人的批評或否定,我們自然會找理由來證明自己是對的,並把責任歸給別人。
這些都是找藉口的例子,會找理由來證明自己沒錯,那是因為如果錯在自己,就好像我們的自我價值被貶低了一樣,所以會把責任歸給別人,以證明自己沒有錯,藉此來維護自我價值。
另外,我們跟別人溝通的時候,他會認為他自己最重要,我們一定要尊重他的自我價值,不可以去否定或批評他,否則會引起他人的反感,因為我們都不喜歡批評或否定我們的人。
溝通會產生問題,是因為我們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批評了別人,否定了別人,而且是你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