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集)台灣是植物的諾亞方舟、是眾神的花園,一直被眾神所祝福。這裡有豐富的蟲魚花鳥,有世界上密度最高的生物物種共生共好,經地殼幾次變動、冰河幾次來去…最後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於此作為生命的落腳處,生生不息…,一起來珍惜台灣自遠古就存在的美好。
黃河明先生在其人生經驗中深深體會:我們的身心能夠承受的壓力遠比自己想像的大很多,心靈的力量引領我們接受事實、重新出發,並且把絆腳石變成踏腳石,化悲苦為進步的動力。本次演講他將以他參與新生命之家的感動經驗,與現場聽眾朋友們分享所看到和歷經的一些奇蹟式的轉變,期望讓大家知道在逆境中如何尋找內心的力量。
(上集)藝術家吳炫三認為,一生不過百歲,終其一生,所知也不過皮毛而已。透過旅行,則可以有效地開拓自己的視野。大多數人在高中之前,生活範圍僅局限在家與學校之間,所知相對狹隘。拜現代科技所賜,我們可以輕易地從一個城市移動到另一個城市,從一個國家旅行到另一個國家,踏上自我學習的旅程,藉由他人的經驗迅速充實自我。每一階段的人生也跟旅行一樣,一站站的經過,不會停留在那裡。唯有不斷地旅行,透過你的眼和腳,留意周遭世界的變化,自我教育才能保持競爭力。
(下集)藝術家吳炫三認為,一生不過百歲,終其一生,所知也不過皮毛而已。透過旅行,則可以有效地開拓自己的視野。大多數人在高中之前,生活範圍僅局限在家與學校之間,所知相對狹隘。拜現代科技所賜,我們可以輕易地從一個城市移動到另一個城市,從一個國家旅行到另一個國家,踏上自我學習的旅程,藉由他人的經驗迅速充實自我。每一階段的人生也跟旅行一樣,一站站的經過,不會停留在那裡。唯有不斷地旅行,透過你的眼和腳,留意周遭世界的變化,自我教育才能保持競爭力。
(上集)李炳南居士講經說法一生不輟,直至九十七歲。他說:「我求法是跪著求來的,弘法也是跪著送出去的。」一生為弘護佛法而鞠躬盡瘁。晚年有一首〈殘燭〉的詩,悲天憫人的情懷躍然紙上:「未改心腸熱,全憐暗路人;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悲天憫人,時時刻刻想著眾生走到岐路、暗路,只要能夠照亮他們的前程,不再墮落,他會不惜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下集)李炳南居士講經說法一生不輟,直至九十七歲。他說:「我求法是跪著求來的,弘法也是跪著送出去的。」一生為弘護佛法而鞠躬盡瘁。晚年有一首〈殘燭〉的詩,悲天憫人的情懷躍然紙上:「未改心腸熱,全憐暗路人;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悲天憫人,時時刻刻想著眾生走到岐路、暗路,只要能夠照亮他們的前程,不再墮落,他會不惜燃燒自己照亮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