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養孩子的過程裡,常有個迷思,父母為了示範良好的身教,而在自己身上加諸許多完美與理想的框架,不允許自己犯錯,時時刻刻戒慎恐懼、緊繃不己。但接納自己是一門功課,對孩子來說,一個真實呈現自己的不完美,並願意陪著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是極為親近且珍貴的。一起來聽陳鴻彬心理師的解析,成為接地氣的可愛父母,陪伴孩子長出不怕犯錯的勇氣。
蔡穎卿老師認為,家庭教育是所有道德的根本,原因有二;一、家庭是給予孩子道德觀念及身教的開始。二、環境再好的學校也不如觀念正確的平凡家庭。家庭可以「合情」地把良好的「想法」化為「合理」的要求,使許多對社會有益的習慣不斷地傳遞下去。歡迎共同來省思如何當一個好大人。
有位媽媽,一直以成績來要求孩子,每當孩子有意見,她就說:「我是為你好!」孩子的能力並不差,但連二專都險些畢不了業。媽媽終於體悟到,孩子無心於課業是消極地抵抗,終於決定放手,真心接受學習的主體是孩子,放下自以為是的看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一旦被理解,油然產生學習的動力。一起來學習打開自覺之門,用對話走進孩子的心。
經歷了三年全球疫情的洗禮,面對大環境的變化,通訊、溝通方式翻新,線上課程、居家上班,種種經驗正點點滴滴改變人際的互動,在迎向未來之際,不變的是要有變通、彈性、韌性、抗壓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因應變化無常、傷痛頻仍的世界。
吳志寧是929樂團主唱也是詩人吳晟的兒子,他熱愛音樂,但順著父親的志業去讀森林系,日後結合了音樂,傳遞父親友善土地的理念。
我們有意識地因嗜好而投入時間鑽研,是自主的悠閒時光,若投入所有的時間、精力、金錢,那就是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