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3期(2016.10發行)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2010年底我成立了「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大力鼓吹建立東海岸南迴線的醫療健康照護網,最終目的在推動南迴醫院暨長期照護中心的建立,完成全台灣醫療照護最後的一環,實踐醫療服務的公平與正義。
我夢想中的南迴醫院是一個溫暖的人性空間,愛與關懷是它最基本的配備,讓每一個前來祈求醫治的病體,不僅能解除病痛,也能獲得心靈的撫慰。所以南迴醫院不僅僅是一間醫院,更是一個理念與一份願景。但這一路走來困難重重,政府的意願不大,也沒有任何財團願意支援,能否在有生之年完成我也沒把握,但只抱著「莫忘初衷,相信自己,堅持夢想,永不放棄」這十六字箴言,期勉自己有夢想就要努力去追!
事實上對我而言,壯年時期病倒,非但不是生活上的重大挫折,而是上帝賜予我生命最豐盛的禮物。因為我的倒下,才能讓偏遠地區的醫療貧乏獲得重視,也因著我的病體,使我身段更柔軟、更貼近病人,成為心中充滿愛的平民醫師,這是天堂之門啊!
你如何來到這世界,或是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你決定要如何活著?有人說,我將來若簽中樂透就捐錢給慈善機關,或將來孩子大學畢業,就去非洲當志工。可是我要問,現在想做的,為什麼要等到那個時候?
不要以為自己的力量很小,即使是十塊、一百塊,亦能積少成多,眾志成城。如果每個人的愛都從「心」開始,從自己的周遭著手,自能在別人的苦難中看見自己的責任與使命,進而伸出及時之手,這個社會的死角便越來越少。因為愛不是我們要去的方向,而是我們出發的地方。相信自己,就從現在開始吧!

(點文字看全文PDF)

  一旦我們心裡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想法,當其他資訊出現時,即會自動忽略或將之過濾,以致無法引起我們的注意,該訊息自然起不了作用,也和我們無法產生有意義的連結。
  生活中這樣的現象還真是屢見不鮮,譬如:太太換了髮型,老公可能毫無知覺;朋友稱讚我的孩子很細心、體貼,自己卻認為是朋友客氣,不好意思說孩子的粗線條作風;自己的同事去支援其他機構時,他的能力、表現,都很受他人賞識,可是在自己機構內卻沒沒無聞…。
  這種「視而不見」也可能來自「視為當然」的內心模式,當心中有個定見,認為只有一種答案,且重複強化後,就自然成為與外界訊息互動、過濾的唯一標準,因此,一切的發生只選擇與自己認定相合者,或者,將所有如常發生、進行的人、事、物,認定為理當如此,而看不到箇中的獨特性、個別的價值,或者過程中的努力與辛苦。
  就像我喜歡吃竹筍,總以為它只是由竹子根部冒出,將之切下挖出而已,為什麼有時候價格卻很昂貴?!直到看了一個節目介紹,才知道筍農的辛苦,心裡甚感慚愧,並和太太說:「以後要以感謝的心享用每一口嫩筍!」
  不論是「視而不見」或「視為當然」,都讓我們處在窄化的世界而不自覺,若能經常檢視自己的內在模式,將有機會打開視野,減低「我執」的固著,產生更寬廣、開闊的可能!

(點文字看全文PDF)

  大部分人可能以為創作是天馬行空,其實,創作背後的「主題」才是靈魂。而對這個「題目」的「叩問」,是一切創作的核爆點。一個問題的發出,是創作者與世界連結的再釐清,他一定是擁有與他人不同的視角,看到哪裡不對勁,覺得那是自己的天命或責任,覺得不把它做出來會對不起自己,然後去尋找適合的素材來表達,例如文字、色彩、建築、或音符,在慢慢與天地詰問間,只要題目問對了,需要的資訊和技巧都會跑來服務,最後「創造」了一個「作品」。
  所以發問是責任感與想像力密切互動的結果,而發問時的「動心起念」,是一切創作的源頭。但每一位老師都知道,幼稚園的孩子最喜歡問為什麼,國小低年級的孩子還樂意舉手,但中年級後,「課程」慢慢加重(天吶,我們為什麼有那麼多永遠教不完的課程),老師教不完,學生背不完,上課一發問,進度就趕不上,甚至實驗多做幾個,就「沒時間考試」了。
  我們的學生習慣「命題作文」、習慣有「標準答案」,被「教育」制約了他們的好奇心。他們害怕自己找的題目,怕考試不會考;他們害怕想像力太狂野,會跑出「標準答案」的疆界,所以,他們漸漸失去了好奇與發問的勇氣。我們正在教出越來越沒有「發問力」的下一代。

(點文字看全文PDF)

  演講時,我喜歡分享「延遲滿足理論」。棉花糖就放在一群4歲大的孩子眼前,如果可以忍耐15分鐘不偷吃,將可獲得另外1顆棉花糖作獎賞。那麼,到底吃或不吃?
  這是史丹佛大學著名的心理實驗。實驗發現,無法克制衝動,馬上把棉花糖吃下肚的孩子,長大後課業差,人際關係也不佳;反之,能忍耐15分鐘的孩子,課業表現和人際關係通常比較好。
●延遲滿足培養自制能力
  這個實驗結果被廣泛運用到各領域。專欄作家波薩達(Joachim de Posada)還寫一本暢銷書,推廣《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長期以來,心理學家一直認為智商高低是影響成功的決定因素,這個實驗卻顛覆這項假設,結果證實,就算是最聰明的孩子,沒有自制能力,後天情緒也會摧毀先天智商。從醫學角度來看,人類情緒受到腦中多巴胺控制,一旦多巴胺分泌失調,情緒就會起伏不受控制。幸好,多巴胺分泌是可以訓練的。
  大腦有學習功能,透過後天教育,大腦也會記得如何控制情緒;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類掌管理性的前額葉比較發達。
  任何事情沒有不勞而獲,延遲滿足就是讓孩子知道,成功也需要犧牲、付出。邊際效用的遞減,是最普通的經濟學原理,當孩子的願望得來全不費工夫,不僅養大孩子胃口,也讓他學會不知道珍惜。
  棉花糖就在眼前,選擇不吃的孩子,展現自我要求、展望未來、克服欲望及珍惜所有的性格,這些性格就是成功的特質;能忍人所不能忍,未來成功的機率當然大增。

(點文字看全文PDF)

  人生腳本有勝利者、失敗者及平凡者三種,細分可分成四類:勝利者、失敗者、接近勝利的平凡者,與接近失敗的平凡者等等。在教養子女的資源投資上,我們要放在勝利者與接近勝利的平凡者;對於接近失敗的平凡者與失敗者,也要盡可能幫忙。這並不是偏心勝利者而放棄失敗者,我們要理解的是,不是每個孩子演出的戲碼都是「一般所謂的成功者」的腳本,換句話說,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要走上學術,有些則是要給予技能上的投資。此外,將大部份的資源用來栽培擁有成功腳本的勝利者,對於社會正面的影響也最大。
  我們要對孩子有所觀察,觀察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然後順勢幫助與引導。孩子會尋找適合自己的性向,心理學稱為「尋巢」。每個孩子的質地不同,他的天賦若在音樂,自然就會靠近與音樂相關的學習,父母不需以自己的經驗強加指導,只需要順勢引導栽培就好。
  父母要在孩子身上付出時間、精力,在他們的心中才能有份量,像我的付出方式就是陪伴,每天晚上抽出半小時唸書給孩子聽;我曾唸《世上最偉大的奇蹟》書中<神的告示>給孩子聽,持續100天,在正向信念、潛移默化之下,對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很有助益;青少年很需要典範,我和孩子的閱讀書單也包含了《富蘭克林傳》、《賈伯斯傳》、《愛因斯坦傳》等。
  要培養孩子成為勝利者,父母溝通的方式十分重要,建議父母與孩子對話時要注意自己的用語以及口氣,常說「祝福、允許的話和激勵的話」,這三種話可以讓孩子產生正向能力。
  祝福孩子是很重要的,面對不喜歡上學的孩子,就祝福他在學校找到快樂、找到目標,體認到「上學是自己的事,不開心來自於自己的抉擇」,必須靠自己找到快樂的目標。因此,要祝福他找到快樂。

(點文字看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