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3期(2024.04發行)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想像一個場景,一對老夫老妻在家看電視,老太太突然想吃冰淇淋,請老先生去廚房幫她拿,並特別要求在上面加一顆草莓,說完怕對方忘掉,還問他要不要寫下來,老先生說不用,這點小事很容易嘛,然後就進了廚房,過了一會兒端出一碗麵,老太太看著麵茫然地問:「我不是說還要加一顆滷蛋嗎?」這樣的情況,會不會有一天發生在你我身邊?

●認識失智有助延緩發生
  很多人擔心自己常忘東忘西,是否得了失智症?如何判斷家中長輩有沒有失智?首先我們要瞭解,一個人年紀大了記憶力衰退,未必就是失智症,臨床上有嚴謹的疾病診斷準則。在評估時,要花很多時間和家屬瞭解病人過去情況,並和現在情況作比較,符合特定的診斷準則,才會思考有沒有失智症的疾病。
  失智症是一種緩慢但持續惡化的大腦病變,會造成記憶力與其他認知功能減退,嚴重時會影響個人基本生活能力。失智症形成原因複雜多樣,佔比例最大的是「退化型失智症」,這是因年齡增加、身體機能退化,大腦結構改變而引起的,包括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失智症、亨丁頓舞蹈症、路易氏體失智症等等;另外還有因為腦血管病變或其他因素如營養失調、毒素累積、重金屬中毒後遺症、甚至於憂鬱症引發的失智症等等。如果發現家人有異於平常的表現,最好的方式就是到醫院去請求專業人員的診察評估,找出病患的失智類型,才能給予適當的治療。
  失智症人口在全世界增加快速,2015年的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世界上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台灣曾有調查推估,未來的二十年中,台灣失智人口數平均每天增加近四十八人。六十五歲以上的族群,每三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失智症,失智症已經是台灣醫療與公共衛生的重大議題,人人都無法置身事外。
  我一直在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失智症領域服務到退休,三十多年的時間,每天所接觸到的病人就是我最好的老師,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展示給我看,告訴我什麼是失智症,面對急遽高齡化的台灣社會,唯有人們對失智症更加瞭解,愈能延後老化症狀發生在自己身上,也能幫助更多的人遠離失智。

●留心變化及早診斷治療
  失智症的病程進展速度不一,平均是八~十二年,但也有長達二十年,視被診斷時的年齡及生理狀況而定。輕中度失智症可能持續二~十年,重度失智症可能持續一~五年。這些腦部功能退化是一個漫長且漸進的過程,甚至早在被診斷出有失智的前二十年,大腦早已出現變化,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腦部的保健,及早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在門診中常聽到家屬抱怨說,老人家性子急,一件事放在心上,往往一天問上十遍八遍,非馬上處理不可。若是第二天預約了門診,前一晚就緊張得睡不著,花很長時間在準備,隔日一大早就起床,穿戴整齊,催促家人要即刻出發,事實上距約定時間還有大半天,不需要這麼早出門。這是因為老人家的執行規劃能力已沒有以前好了,這也是腦部退化的一種表現。
  腦部退化的長輩,也可能會有一些怪異行為,令同住的家人或親友感到困擾,譬如脾氣變差、不好相處;不斷囤積物品或從外面撿東西回家,把家中塞得滿滿的,連走路都困難;還有人把自己的尿當寶貝,存在瓶瓶罐罐中,臭氣惹來鄰居抗議;有些人則變得抑鬱寡歡,不想做事情,也沒有外出活動的社交動機。這些性情上的改變,若家屬沒有察覺或不以為意,導致症狀太晚被發現,延誤就醫,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
  隨年齡增加,大腦反應速度變慢,記憶力變差,專注力降低,幾乎是無可避免的,幾歲的人做什麼樣的事,都有一定的生理年齡限制。由於老化在大腦的變化,是一個延續性的旅程,一點一點慢慢發生,並不是一個明確的變化,突然從正常跳到不正常,所以在這過程中,我們往往很難從外表看出哪裡不對勁,但仍有一些蛛絲馬跡需要家人多加留意,及早發現、及早診斷與及早治療,仍是目前對失智症最佳的醫療選擇。

●注意保健積極儲存腦本
  如何從一個人的外在行為判斷是否有失智症徵兆,有兩個簡單的指標:第一個是腦力衰退、忘記事情的頻率是否有增加?偶爾一兩次忘記還可以接受,若十次裡出現四、五次就要開始警覺了;第二個是原本很在意的事也拋諸腦後,不再記得或有改變,譬如一向省吃儉用的長輩,花錢變大方了,就得特別留意。
  要診斷失智症,醫學上有一套嚴謹的標準,針對記憶力、專注力、邏輯思考力等認知功能進行評估,檢視病患是否開始有一些專注力有缺損?有無學習和記憶力衰退?執行規劃能力是否變差?在知覺動作的能力、語言的表達理解和社會認知能力等,有無出現問題?上述的相關改變,會不會干擾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表現?
  由於目前失智症沒有特效藥,藥物治療的目的在減緩認知衰退,延緩患者將來入住安養機構的時間,減低照護的需求,進而改善病患、親屬及其照護者的生活品質;晚期的醫療著重在減少病患的痛苦及降低照護上的負擔。
  所以我們趁早開始鍛鍊頭腦,這是在儲存「腦本」,待將來年紀大了腦力衰退的時候,可以撐得比較久一點。如果你的腦力帳戶都沒有任何存款,一旦老了大腦就會很快退化。
  要鍛鍊腦力,讓記憶力變好,有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專注力。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有許多訊息隨時轟炸我們的感官,「注意力」是記憶力的防護罩,注意力把不重要的訊息,阻擋在外,防止雜念侵入你的思路,它如同一盞聚光燈。透過練習,讓人對自己的注意力,能夠確實掌控且收放自如,減少不專心或心不在焉的狀況。
  平日多注意身體的保健,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包含正確飲食、體能活動、體重適當、戒菸以及血壓、血脂和血糖的控制,防止三高引起腦部病變,同時要增加社交,累積腦力存款,避免頭部外傷,再搭配認知訓練,這些都能延緩腦力隨年齡增長而衰退的速度,對預防失智症有正面效益。

●大腦可塑活到老學到老
  頭腦的鍛鍊,除了記憶力、專注力訓練外,舉凡學習新的東西,保持年輕的心,參加志工活動,甚至胡思亂想、與人抬槓、玩股票、打麻將,都能持續不斷的刺激腦力;飲食上可採行地中海型飲食,多蔬果、少紅肉,加上適量的堅果類,都有助讓大腦有足夠的本錢去對付老化,延緩失智的發生。
  相關科學研究亦證實,生活在豐富環境、常需要動腦的老鼠,比生活在環境簡單的老鼠腦部細胞數量更多;人腦的演化也是如此,科學家指出海馬迴可以製造出新的神經元,而神經元細胞會因為人對外界事物的學習與記憶程度不同而增加或減少,可見大腦神經元是具有可塑性的,打破以往認為腦部發育只到一定年齡就停止的印象;時常使用大腦可以促進神經元間的連結,進而增進記憶能力,後天環境因素會影響人腦對空間認知與記憶的技巧,這表示可以透過人為方法預防、控制,從運動、飲食等日常生活著手,多動腦,可延緩大腦退化發生的時間,因此我們更應該活到老、學到老!
  平時要保養大腦,鍛鍊腦力,例如在報紙、雜誌、或手機上有許多益智遊戲,如數獨、填字遊戲或從兩張相似的圖片找出不一樣的地方,隱藏在圖中不同的細節,有時多達十個以上,剛開始需要花多一點時間,熟練以後速度會加快。這些遊戲不但可動腦,還可訓練遊戲者在一個短時間內,專注在做這件事。而專注力的提升,可以提高整體記憶力。
  一般人也可以作圖片記憶練習鍛鍊腦力,訓練分類或歸納的能力,對家中長輩也有幫助。例如可準備六~十二張不同的圖片,每張播放二秒鐘,播放完後看能記住幾張,記憶的方法可以是聯想,如家中的開罐器,會把它放在什麼地方?或學習圖書館對書本的分類方式,用書名分類或用作者姓名、出版社、內容種類分類等等,學習建立有組織的存檔系統,透過對圖片的歸納、分類、連結、一再默唸或語音印象、功能作用等方式,來加深對看過圖片的記憶。

●善用工具幫助備忘提示
  也可利用順口溜或諧韻來幫助記憶,例如「台灣有三保,勞保、健保、199吃到飽」,很容易讓人朗朗上口,馬上記住;或是「燙傷救護五步驟:沖、脫、泡、蓋、送」、台灣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你)等,善用方法,啟動五感,透過聲音、畫面去聯想,比死背強記會更直接有效果。
  有些人每天看報紙,看完就忘了,問他今天發生了什麼新聞,他都說不上來,因為他只有看,沒有動腦筋,沒有把所見到的新聞用大腦整合分析、消化吸收,所以過目即忘。可以請他讀完報後,利用上面提到的歸納、分類、影像、圖像等等方式,將繁複訊息加深印象,再把新聞內容用自己的話講給別人聽,這便是一個很好的動腦練習。
  此外,藉助一些外在線索,建立一套備忘提示,也是我們常建議的方法。比如隨身攜帶小抄、便利貼、小鬧鐘、或手機鬧鈴,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重要的事。小鬧鐘是用來提醒時間,比如很多人煮東西經常忘記關火,可用手機鬧鈴設定,提醒你廚房正在燉煮食物,當鬧鈴響起時記得去關火,或有煮東西就把抽油煙機打開,也是一種提醒方式。而便利貼更可當作提示卡,一一貼在常用物品上,經常反覆去看,可加深印象,避免日久遺忘。
  將出門必帶物品集中放在固定的地方,並用簡單一句話「伸(身分證)、手(手機)、要(鑰匙)、錢(錢包)、花(老花眼鏡)」,在出門前念一次來提醒自己;生活上常用物品如眼鏡、藥物或鑰匙等,每次使用後也要回歸原位,有利大腦思考條理化,建立固定的記憶力。這些林林總總的輔助工具或方式,都能讓人減少因健忘帶來的不便,增加我們對外在環境的掌握。

●吸收新知開發動腦樂趣
  如今社會發展快速,大環境也一直在改變,「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我們要努力去接受各種新資訊,讓自己的腦筋不斷的活動,也要在生活中多開發動腦的樂趣,例如,捷運路線增加,你是維持舊的搭乘習慣或是嘗試新的轉乘路線?長輩常忘記帶手機出門,有可能是因為不會使用、不常使用、不習慣;建議家人在家裡也可撥長輩手機講電話,當長輩常要使用或知道如何使用,就會養成攜帶的習慣,萬一出門迷路了,他會接手機、會打手機,可以減少很多困擾。
  我們每個人都會走上老化的路,趁早鍛鍊我們的大腦,儲存足夠的腦本,延緩得到失智症的時間,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都非常重要。健腦樂活,「智」不可失,做就對了!

(點文字觀看全文PDF)

  我出生在彰化伸港鄉,那是台灣很典型的偏鄉,是個鄉鎮邊陲、土地貧瘠,面迎季風、承接河川中上游廢水的「風頭水尾」之地。
父親的家族世代務農,母親也來自傳統漁村,我在這偏遠農村中成長,學習了父祖先輩們的生命韌性,不畏困頓、環境惡劣,正向面對種種的歷練與挑戰。因此,我選擇了一條與親人、同學們迥異的人生道路。

●由攝影走向環保正義前鋒
  在選擇高中科別時,因顧及家庭經濟、社區地緣,以及興趣等因素,因此先選擇產學建教合作,能夠半工半讀的高職補校機工科。畢業之後,再到台北修習美術、攝影技術,同時以自然風貌、人文為主題進行創作,逐漸奠定攝影基礎與美學風格。
  服完兵役後,正式投入專業攝影工作,以及自然環境田野紀錄。紀錄的主題除了自然環境的變遷、風土民情以外,也以獨立媒體工作者的型態(自由攝影工作者),兼任小眾媒體的攝影記者工作,關注焦點涵蓋了弱勢、社會運動等紀實報導領域。
  本來,我是想成為一名攝影家,但有一天回到家鄉,發現家門前的小河不再清澈,父親種植糧食作物的泥土逐漸貧瘠、汙染;廣闊的海岸漁場也已變身為工業區,親戚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依靠。因此,決定以自己熟知的表達工具,讓視覺作品呈現環境的變化,監督、批判、維護環境正義與自然平權,盡力為這座島嶼、為故鄉的水土環境盡一份心力。

●發揮因了解而在意的力量
  公視開播之後便加入團隊,歷任攝影記者、企劃編導、製作人等職,也在公視的充分支持之下,與新聞部《我們的島》製作團隊,陸續完成了三十餘部環境紀錄長片,深度探討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彰顯生命多元價值。
  長期來,我持續努力將正確的環境資訊,透過各種媒體平台傳播,增進各界了解,記錄場域從海洋、平原到高山,作品形式則以圖片、紀錄片、文字交互運用。書寫深度調查報導,善用影像美學專長,紀錄社會運動脈絡,期促成理性溝通對話,喚起公民意識,讓更多人「因了解、而在意、所以行動」,公民社會的集體行動力量才有可能更加強大!這也是我所堅持的核心理念。
  在傳播媒體界工作了四十餘年,不同時期的合作夥伴,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以影像作為轉動社會進步的觸媒,我們秉持著「善用鏡頭力量,就能實踐社會公義」。我們的信念是:「不是看到機會才努力、而是努力了就有機會!」至今我依然秉持以影像作為參與社會公義的路徑,不會停止、不退縮。

(點文字觀看全文PDF)

  幸福是什麼?長久以來,我們對「幸福」兩個字感到很陌生。有時參加婚禮,現場是郎才女貌、闔家歡樂。可是曾幾何時,鬧劈腿、吵離婚,不禁令人懷疑難道一切都是假相?還是世事難料?
曾經是充滿新鮮感進到企業組織的新人,受主管賞識,也看到自己美好的前程遠景。然而在加班的輪替、現實壓力中,那種開心、衝刺、幸福的感覺竟一點一滴在消逝中。如何找回幸福的道路?

●探尋古今幸福定義
  壓力是一種無形的殺手。它騎在「追逐功名利祿」的背上悄悄地靠到我們的身邊。如何脫離壓力的魔手?
我在不斷自我思索的過程中,也請教周遭親友:「對你而言,什麼是幸福?」
  有的說:「幸福就是做自己想做而且有意義的事。」或是:「幸福就是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例如:看電影就看電影,想旅行就旅行。」也有人認為幸福是完成份內的事,然後找個安靜的角落坐下,讓心情沉澱。
  電腦工程師的朋友說:「幸福就是終於可以下班的那一剎那。」公關公司的業務說:「幸福就是週末的晚餐,可以帶著老爸老媽到一家優雅的餐廳,大家好好地吃一頓飯。」
  我發現大家對「幸福」的定義都是比較切身的、立即的感受。於是我很好奇古今中外的名人,他們對幸福又有不同的詮釋嗎?
文學家愛默生說:「幸福就像一瓶香水,灑在別人身上,它也會有幾滴灑在自己身上。」這是多麼貼切的形容啊!原來幸福的味道是芬芳襲人,當一個人努力去造福別人時,自然也有些回饋會迴向給自己。
科學家牛頓則說:「先有幸福的想法,才會有幸福的生活。」原來幸福並非天上掉下來,幸福是來自心中有憧憬、有藍圖,知道往哪個方向去的目標,接著一一實現的過程中,就能享有心想事成、美夢成真的幸福感。
  作家山繆爾強森則是說:「生命最幸福的時刻是克服棘手的困難,一步一步而成功的完成目標,一個奮力上進的人會感到疲憊,初期會受到希望的支持,最後會得到幸福的報償。」

●重新把自己找回來
  那,對我而言,什麼是幸福呢?
  歸納旁人的「幸福」定義,再探究自己對「幸福」的看法,我很喜歡一種感覺,就是把自己區隔在「理想我」和「現實我」的探索裡。
  「理想我」多了點浪漫和嚮往;「現實我」則是較多的實際和勇氣。
  當「理想我」和「現實我」在心中擺盪時,我學習靜觀自己的感受,並且練習盡量不去自我批判。因為生活上的壓力已經夠多了,人生的挑戰也日日進逼,我們都已經夠努力,何必太為難自己,又何必把自己逼到牛角尖裡呢?
  只要我們每天多敞開心胸一點,多學習成長一點,其實,幸福感就會迎面而來了。

(點文字觀看全文PDF)

  我曾經在印度搭印度國內的班機,早上十點的班次竟然等到晚上十點才起飛,天氣什麼都正常,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可能發生。印度導遊說:「忘記台灣!你現在在印度。」導遊的話很有哲學,在印度如果還是用台灣的思惟,你一定很痛苦。

●現法樂住,時時專注在當下
  佛法有句話,教我們「現法樂住」,「現法」即現在的情況,「樂住」即心平氣和的、安詳地安住在其中,我們唯一擁有的是當下。不要拿昨天、昨天晚上、前一秒鐘的事情來跟現在比,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就算前一秒鐘再快樂、再怎麼風光,或多痛苦、多沮喪,都已經不是這一秒鐘的你了。
  每一件事情都是不斷在改變,而且每一件事情都是可以改變的。「現法樂住」就是提醒我們,唯一能得到解脫的就是這當下,當下此時此地呈現什麼樣的實相,接受它就對了。
  《西藏生死書》中有一個描述人的慣性習氣非常生動的「人生五章」,出自尼爾遜(Portia Nelson)的詩〈治療內心的小孩(Healing the Child Within)〉。

1、我走上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掉了進去。
我迷失了……我絕望了。
這不是我的錯,
費了好大的勁才爬出來!

  我們在煩惱、失敗、痛苦時都說:「這不是我的錯!」、「都是你不對!」人生的過程有太多的坑洞,我們掉下去了,不能夠接受事實,總在怨恨、埋怨,花了很長時間才平復情緒,我們都是這樣子,抱怨、抱怨,永遠把錯誤指向別人。
  印光大師說:「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閒談不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安忍不動,反躬自省,以智慧和慈悲面對一切人事物。接受實相,這是智慧和慈悲的表現,一方面讓自己和對方不把能量浪費在無謂的煩惱上,一方面解冤結善緣,隨緣自在,自利利他。

2、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假裝沒看到,還是掉了進去。
我不能相信我居然會掉在同樣的地方。
但這不是我的錯。
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爬出來。

  重踏覆轍,吃了第二次虧,還不肯承認自己的錯。習氣形成人的自我中心和盲點,若不斷除,鐵定要繼續吃苦。譬如,大家都知道菸不能抽,酒不能喝太多,毒不能吸,但許多人照常抽菸喝酒吸毒,賠了老命,都還不認錯。

3、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看到它在那兒,
但還是掉了進去……
這是一種習氣。
我的眼睛張開著,我知道我在那兒。
這是我的錯。
我立刻爬了出來。

  放下過去,活在當下,接受現實,現在是什麼就接受它,才有時間和心力解決問題。
  一般人對問題的處理態度有五部曲;拒絕→憤怒→討價還價→妥協→接受。光是處理自己的情緒,就要花掉很長的時間,怎有可能解決問題呢?如果永遠不接受事實,就永遠不能解決問題。接受事實並非逃避或忽視問題,而是讓自己的心情冷靜下來,才能看清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禪修的要領是先寂後照,心不寂靜,就無法觀照到實相。但是我們一碰到問題,往往是拒絕或憤怒,不能冷靜分析問題、處理問題。
聖嚴法師開示說:「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唯有接受事實,才能處理問題,處理完問題,就船過水無痕,放下一切,正念分明,活在當下。有反省能力的人就可以面對問題說:「啊!這是我的錯。」

●覺察反省,錯誤中學習成長
  人生第三章就說,我掉進洞裡,終於有了反省能力:「這是一種習氣…這是我的錯。」一承認習氣難改和自己犯錯,很快就爬出了坑洞。
  有問題不要緊,這是一個事實、一個現實,這是因為我自己的關係,坑洞在那邊,別人不掉下去,為何我總是掉下去?我承認錯誤了,我就不會繼續把精神、力量,放在沒有意義、不能夠改變現實的事情之上,我就有力量採取對策,就立刻爬出了洞。

4、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繞道而過。

  人生的第四章,終於覺悟到,真糟糕,害我掉下去那麼多次的坑洞還沒有填好,看到那個坑洞,坑洞在那裡,我繞過去就是了!那裡有一個陷阱、有一個習氣,我繞道而行就解決了問題。

5、我走上另外一條街。

  坑洞在那裡,走上另一條街,就避開了問題。大乘菩薩行者會怎麼辦?進一步拿起鋤頭把那個坑洞填平。這個叫作菩薩,他看到眾生的苦難,就等於看到自己的苦難,在眾生的痛苦之中看到自己的責任,拔苦予樂是菩薩的慈悲行。
  我們可以把「人生五章」當作一面鏡子反看自己,習氣使我們不肯承認自己會犯錯,這是人生的第一章、第二章;如果肯認錯,這是人生的第三章;到達人生的第四、第五章,如果能改過自新,有所覺悟,就不會再吃苦。

(點文字觀看全文PDF)

  日本神話傳說中,地震是由於地底下的大型「鯰魚」精怪所引動的,日本動畫電影《鈴芽之旅》以東日本震災為故事的時空背景,震撼日本觀眾的靈魂深處。
  電影以蚯蚓代替鯰魚,因蚯蚓活在地下,且能鬆動土地,當體型變得巨大無比,衝出地面之時,自然便會引發地震,以佛法來說明,「蚓厄」的隱喻代表眾生心地深處盲目衝動所蘊積的惡業,一旦被引發出來,就會造成地震災難。
  在日本神話中,鹿島神明用「要石」鎮壓住地底鯰魚的頭尾,防止地震發生。在電影中,「要石」被改編成兩隻具有神性的貓大臣,分居兩地成為石化的要石,鎮壓引發地震的蚓厄。要石即是鎮石,可代表「未生惡令不生起」,也代表心定專一不移。

●擔任要石,必須覺悟無我為眾
  壓制蚓厄的要石之職,由黑白兩位貓大臣擔任,「貓」象徵在黑暗之中的覺照力量,黑貓體型碩大而穩重,白貓嬌小如小孩般性情浮動。小白貓遇見善良的鈴芽之後,想當鈴芽的孩子,不想繼續再做孤獨的鎮石,因而棄職逃跑,致使地震頻發。為了尋找可以擔任要石的替身,就將坐在「三腳椅」上的草太靈魂囚禁於椅中當鎮石用。後來草太雖為了壓制地震,自願成為要石,但鈴芽得知後,又為了拯救草太自願成為要石;最後,小白貓看清自己內心對母子關係的渴望,自願再回去擔任要石。
  成為要石,除了心的鎮定專注之外,還必須有「無我為眾」的覺悟,否則就只是石頭壓草,治標不治本。
  關門師草太具有慈悲大愛,他馬不停蹄地在日本各地的廢墟(可代表人心的荒廢、空虛)中,尋找被「蚓厄」衝開而引發地震的災難之門,並將門關好、鎖上。並唸誦一段「關門咒」呼喚日不見神(代表召喚心地內在滅除惡念的智慧)及產土神(土地神)。
  關門師代表滅除外在的惡業(已生惡令速滅),唸「關門咒」之時,先要感受此地在成為廢墟之前的民眾生活與心情,咒文表示人領受於產土神的土地,在繁華落盡之後,成為一片無人打理的廢墟之地,有負神明,謹將土地歸還於神明,令土地神能讓土地再活化利用,藉此表達對於土地與神明的感恩與敬重。
  「產土神」可表徵我們心地中本自具足的偉大心性,能夠產生萬物、滋養萬物,令萬善持續增長(已生善令增長),土地永續利用。

●解開心結,踏上自我療癒之旅
  《鈴芽之旅》的片頭,是東日本震災海嘯之後的一片廢墟,兒時的鈴芽正徬徨無助地獨自找尋媽媽,這時穿越時空進入「常世」的高中鈴芽,安慰童年的小鈴芽︰你的未來一定會陽光普照,我就是你的「明天」;並從地上撿起媽媽為小鈴芽親手製作的小椅子,交予小鈴芽。
  小鈴芽並不知道大姊姊的身分,在小鈴芽的日記繪本中,自從311之後,日復一日的都是塗滿黑暗,直到遇見高中鈴芽,日記才又亮麗起來(未生善令速生)。但之後,鈴芽在成長中遺忘了這段遭遇,只有偶而在夢中浮現。
  鈴芽是震災遺孤,內心潛藏著渴望獲得永不失去的愛,鈴芽母親為她製作的小椅子,雖然少了一隻腳,早就不合用,但鈴芽卻仍一直將這「三腳椅」留在身邊,「三腳椅」代表執念、依賴、不捨。後來草太變身成為這三腳椅之後,同樣成為鈴芽愛戀難捨的對象。這「三腳椅」承載了心理學上的「投射」與「空椅」的效應。
  電影中設定的「常世」是在災難之門的另一端,是往生者居住的世界,存在著所有的時空,這代表萬法都活在我們心裡,從未消失,所以對於過往的心結,必須予以療癒解開。
  高中的鈴芽回到過去後,重新經歷災難的場景與心情,才知道原來兒時遇見的大姊姊就是自己,此刻長大的自己撫慰了心中時而停滯不前的小女孩,讓鈴芽打開關閉已久的心門,終於解開被人遺棄、愛的失落、孤單無助的恐懼心結。療癒化解內心悲傷之後,再關好心門,充滿光明重新出發。

●行善去惡,方能打開光明坦途
  影片中的幾位配角,可以代表「眾善奉行」:收養鈴芽、耽誤自己婚姻的環姨媽,她長期付出親情,但卻愈加執著,形成彼此心理的沉重負擔,後來經過埋怨、爭吵與感性溝通之後,重歸初心的親愛;鈴芽旅程中偶遇的女孩與女老闆,還有草太的朋友,都是熱心助人、不求回報、沒有負擔的友愛。而鈴芽身邊時而出現的兩隻蝴蝶,則可代表已逝去的父母,對鈴芽的永恆關愛與祝福。
  地震的受害犧牲者,或許也還有著菩薩捨己為人的願力承擔,正如聖嚴法師的開示:「一些在大災難中失去了生命的人,他們都是最好的老師、最慈悲的老師、最有智能的老師。他們忍受一切的痛楚,用他們的身體、他們的生命來做教材,讓社會大眾從中得到教訓,知道此後應該要往什麼方向思考,往什麼方向努力,或者應該要改進哪一些不好的行為或想法。」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佛法的宗要,「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速滅、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速生」正是行善去惡的精進之道,我們凡夫的身口意三業經常善惡夾雜,不論對自己、對他人,都存在著自我中心的我執貪愛,唯有心存善意、慈悲喜捨,才能真正踏上心靈成長的光明坦途。

(點文字觀看全文PDF)

  雖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家長們應該都希望把子女教養成獨立自主,快樂生活,樂在學習與服務的人。但是,常見家長有很多的作法,卻是反其道而行,達不到目的且逾越了界線,例如:

一、希望孩子可以學會說話,卻急著打斷他的話:
  孩子在兩歲左右,開始會說出比較有意義而完整的話,你是會耐著性子,聽孩子慢慢說完?還是仗著對孩子的了解,急著幫孩子把話說完?
  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把話說出來,說完整,這些耐著性子的等待與尊重,會在日積月累中,看到成效。當孩子說的太慢,或是不完整時,父母可以引導或提問,但是不要搶著說完孩子的話,有些性子急的孩子,可以會造成結巴或口吃,而有些性子慢的孩子卻可能變得不敢說話甚至放棄表達。
  不管面對哪一個階段的孩子,都記得要讓孩子可以把話說完,這是對孩子最基本的尊重。特別是孩子到了青春期時,如果你習慣打斷孩子的話而不聽他說,孩子會開始沉默而不搭理你。

二、希望孩子做家事,卻搶著做孩子可以做的事:
  孩子開始學做事,一定慢,也常常會出錯或是弄髒環境,這些都是催生孩子有成熟能力的陣痛期。如果父母忍受不住,把孩子該做而能做的事,搶過來做,那孩子不但沒辦法把事情做的更好,甚至會覺得反正也做不好,而失去學習的動機與能力。
  給孩子分配的事,就讓孩子自己完成。如果他做的不夠理想,只要跟他說可以怎麼改進,會讓事情做得更好,而不要幫他做,這樣孩子才可以真的融入家庭一起運作的生活。
  父母的越俎代庖,其實是對孩子能力的剝削。所謂的家人,就是一起生活,交流情感與能力而達到互助合作。

三、希望孩子能有主見,卻不尊重他的想法:
  當孩子開始會說話,就開始會有自己的意見與想法。比方說想怎樣穿搭衣服?想參加什麼社團?想如何利用下課後的時間?其實,都可以聽聽他們的想法與安排,如果可行,就尊重孩子的安排與選擇,這樣孩子也會願意負起責任。
  至於讓孩子學才藝,最好是孩子自己主動願意,面對自己願意學的才藝,孩子才可以忍受過程中的枯燥或反覆練習,而不會輕言放棄。

四、希望孩子學會負責,卻把孩子的責任攬在身上:
  現代社會的競爭大,生活壓力也大,父母的工作很忙碌,面對孩子時,最缺乏的就是耐心。但是,成長中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給的,除了愛,就是耐心。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能做的事,就該放手讓他自己做。他自己吃飯,即便吃了一桌一地一臉都是食物渣,也該讓他練習自己吃。他對衣褲的配色衝突怪異,也該尊重他的意見。這些,都是孩子在發展自己的行為與思考能力。
  孩子在學校念書,不是只要讀書就好,他還要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狀況,整理好自己的書包,準備好該帶的學用品,而且,遵守校規、班規和同學們和睦相處。
  有些孩子到了國中,連書包都還是父母在幫忙整理;學用品沒帶,還要父母幫忙求情;上課時不遵守規矩,家長還責怪老師。這些怪現象,都是父母「越俎代庖」的溺愛行為。
  愛孩子就不要阻礙他成長。在小學階段,就帶領孩子一起看功課表整理書包。在中年級就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他忘了帶到該用的東西,就讓他自己去面對。從小犯些錯、犯些迷糊,都很好修正與彌補。只要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他才不會在長大後犯更大的迷糊或過錯。

●溫室的花朵必須勇敢獨立
  成長不是變魔術,孩子不會如吹氣球般,一吹氣,就長大成人。孩子每一次出現的反對意見,其實都是在建構自己的思路與想法。教養孩子,真的希望他有一天可以獨立自主,就要尊重他是一個獨立的個人。
  尊重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有照顧人的行為能力,孩子才不會只長年紀,而沒增長能力。
  放手讓孩子成長,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要讓孩子訓練做事與口語表達,他才會慢慢的成長為他自己,一個有獨立思考與行為能力的個體。
  孩子愈大,向外界探索的範圍也愈遼闊。我的孩子在國中時,兩兄弟去同樣是兩兄弟的同學家跨年烤肉;隔年跨年夜,讀高一和國二的兒子們,分別跟同學約好要去縣政府前跨年,雖然遇上超級寒流,我也曾經想讓他們待在家裡,但還是尊重他們的意願,相信他們會照顧好自己,讓他們穿好禦寒衣物、帶上手機,參加跨年晚會。
  孩子放出去,有時候父母心中難免七上八下的上演小劇場,但很多都是徒勞的假想,很多我們擔心的事其實都不會發生。只要把該教、該做、該學會的能力,變成孩子的自信與應變機智,我們才不需要過度的牽掛與擔心,畢竟,世界不是溫室,而孩子要學會評估風險和承擔責任。

(點文字觀看全文PDF)

編案:泰山文化基金會與前進人文願景工作室辦理「與青少年談心」座談,邀請馬拉松跑者吉雷米到學校和孩子分享他語言學習、運動跑步、公益服務等愛台灣的行動歷程,給予學生正面之啟發,特選學子心得部分內容精華刊出為誌。

●臺灣的善良熱情讓他留下來
文/謝宜恆(宜欣國小五年三班)
  吉雷米大學畢業後決定到各國旅遊,並到國外當志工,因緣際會來到花蓮當志工。在回法國前夕,臺灣發生莫拉克風災,他到屏東林邊、阿里山等地幫忙救災,這場天災讓他決定留下來,深怕離開就無法再為這塊土地盡一份心力。
  吉雷米發現臺灣很多的原住民和臺灣年輕人都不會講母語,覺得很可惜,於是他蒐集了許多語言資料,陸續出版《大家說布農語》、《大家說阿美語》和《大家說臺語》三本法文書,並持續研究著述,為保存福爾摩沙的美麗語言、文化努力。
  兩次跑步環島的吉雷米,也是臺灣第一位背三太子神像環島的西方人。環島途中最讓吉雷米感動的是臺灣人的善良熱情,他希望能有更多臺灣人一起珍惜臺灣、珍惜自己的文化!
  感謝泰山文化基金會辦理如此精彩的演說,讓我認識這個來自法國、自稱是「投錯胎的臺灣人」,並從吉雷米身上學到許多寶貴的啟示。

●用行動讓世界看見臺灣
文/廖雅涵(宜欣國小六年三班)
  吉雷米老師說他在莫拉克風災時,前往屏東跟阿兵哥一起救災,讓我感到敬佩,也因為莫拉克風災讓他決定留在臺灣,聽他分享背著二十五公斤的三太子神像環島,讓我感到不可思議,他的意志力讓我感到佩服。
  吉雷米老師不只會說中文,還會說臺語、原住民語言,他是怎麼做到的?首先要有顆強大的內心,其次是要有足夠強大的學習動機,才能把語言學好。他也為臺灣出了三本法文語言書,為保存福爾摩沙的美麗語言文化盡一份心力。
  吉雷米說:「我環島、跑馬拉松拿獎牌,不是為了我個人出名,而是為了讓外國人看見臺灣!」他為臺灣的付出讓人感動。在演講的最後他還說:「我是臺灣人,我驕傲!」一個外國人都這麼愛臺灣,生為道地臺灣人的我,更應該向他看齊。

●堅持到最後才是贏家
文/梁志鵬(彰興國中七年十八班)
  在聽了吉雷米的分享後,我最敬佩的是他的愛心和毅力。從遙遠的法國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臺灣,不但投入救災幫助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也為了融入這塊土地,學習了閩南語、國語甚至是原住民語,為了讓世界看見臺灣而出書,由此可知他對臺灣的熱愛。
  他同時也愛上了考驗毅力的馬拉松,創造出許多亮眼的成績,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那些亮眼的成績背後是多少次不間斷的練習、受傷,如果他在比賽中放棄了,就無法獲得這些成績,人生亦是如此,「行百里者半於九十」,越靠近成功便越難前進,但吉雷米靠著行動證明自己不是「半於九十」的人,能夠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事情不難,關鍵在有多想
文/黃珮涔(彰興國中七年十班)
  他是吉雷米,來自法國的臺灣人,他非常愛這塊土地,努力學習這裡多元的語文,除了中文,他還會說好幾種原住民語,還寫書,為了保存臺灣的美麗語言文化。
  當他說背「三太子」神像環島時,我真的很感動,身為臺灣人,生活在同一片土地,我們漠不關心,他卻默默付出,許多人都是嘴上說說,而他是實際行動。
  吉雷米說:「很多事情,不是真的有多難完成,而是你有多想要去完成。」相信他也是秉持這樣的精神突破任何困難的,如果大家都用這種精神去愛臺灣,臺灣會越來越好!

●勇敢追夢,別怕邁出第一步
文/翁婕寍(彰興國中七年十班)
  「很多事情不是多難完成,而是你多想完成。」吉雷米老師說,當我們要做一件事情,不一定要很厲害才開始,而是要開始才會很厲害。就像是學語言一樣,只要多練習,只要敢講,終究會一天天進步。
  我們總把事情想得難如登天,但其實只要勇敢跨出第一步,就已經開啟走向成功的道路。
  我可以像老師一樣,用行動實踐我想讓大家和平共處的夢想,在生活中和大家發表我的觀點,或是多參與傳統活動,也可向其他國家的人分享臺灣文化,並且以網路宣傳。
  要達成夢想,其實並不困難。吉雷米老師在這次的演講中,分享的那種情感和精神以及真誠,是十分令人敬佩的,也讓我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課。

(點文字觀看全文PDF)

●2024「書香彰化—與大師有約」講座

時間:113年4月13日(六)下午2:30-4:30
講題:我不是人生勝利組
講師:常富寧(體育主播、作家)
地點:田中國小禮堂(田中鎮中州路一段177號)

時間:113年5月18日(六)下午2:30-4:30
講題:小說與戲劇的寫演人生
講師:王瓊玲(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
地點:員林演藝廳小劇場(員林市員林大道二段99號)

時間:113年6月22日(六)下午2:30-4:30
講題:舌尖上的風華:臺灣飲食變遷
講師:謝金魚(輕歷史作家)
地點:秀水鄉立體育館(秀水鄉瓦磘街17號)

時間:113年7月13日(六)下午2:30-4:30
講題:走一條文學式的銀色路徑─談老年修練與書寫
講師:簡媜(文學作家)
地點:和美鎮公所禮堂(和美鎮鹿和路六段337號)

時間:113年8月24日(六)下午2:30-4:30
講題:句點之後的故事
講師:大師兄(前接體員、作家)
地點:二林鎮立圖書館(二林鎮斗苑路四段626號)

時間:113年9月21日(六)下午2:30-4:30
講題: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能自主、有策略、好習慣
講師: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地點:埔心鄉演藝廳(埔心鄉員鹿路二段332號)

時間:113年10月5日(六)上午10:00-12:00
講題:臺灣的飲食與文學
講師:朱振藩(飲食文學作家)
地點:永靖鄉公所禮堂(永靖鄉瑚璉路230號)

時間:113年11月16日(六)下午2:30-4:30
講題:因為文學,所以有夢
講師:彭樹君(作家、小說家)
地點:彰化縣文化局演講廳(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00號)

時間:113年12月14日(六)上午10:00-12:00
講題:走讀舊城:從舌尖到筆尖
講師:劉書甫(飲食文學作家)
地點:北斗老人文康中心(北斗鎮光復路216號)

主辦:彰化縣政府合辦:泰山文化基金會02-25017722承辦:彰化縣文化局04-7250057#2336

※每場有機會獲得講師簽名著作,參加滿2場有機會摸彩。場次資訊以彰化縣文化局及泰山文化基金會網站公告為準。
※公務人員及教師可獲得2小時研習時數。

●停刊公告
  《泰山真愛家庭》自2000年2月創刊以來,以生命教育、心靈成長、親子教養等三大面向,收錄各講座精華摘錄,分享各類親子教養、生活感悟、家庭經營、情緒管理等主題內容,傳播正向價值信念,帶領大眾以「正向信念,心靈成長」作為人生重要追求,倡導用「心」創造美好人生。
  113期以電子版單獨發行後將劃下休止符,特此公告。感謝各界對本刊長期的肯定與支持,期待有緣再見!

《泰山真愛家庭》編輯部敬上2024.04

(點文字觀看全文PDF)